滴水穿石的啟示表格式教案
修改建議、評析及補充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本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滴水穿石的奇觀,通過具體事例啟示我們如果想要實現理想,就要像水滴一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2.作者著重描寫了哪幾項內容?
(①滴水穿石的奇觀。②李時珍、愛迪生和齊白石的成功事例驗證了水滴精神的巨大作用。)
(二)精讀課文,細心體會
1.學習第1自然段,了解滴水穿石的奇觀。
(1)指名瀆第一段,說說什么是滴水穿石的奇觀。
(在安徽廣德太極洞里,有一塊狀如臥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出示圖片。
(2)對“滴水穿石”這一奇觀,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為什么能把石頭滴穿?
(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石塊,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3)同學們齊聲朗讀這一自然段。
2.精讀課文第2自然段,認真體會作者對滴水穿石奇觀的分析。
(1)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怎么能把石頭滴穿呢?從文字中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說說“持之以恒”的意思。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
(2)結合第1自然段文字理解“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的具體意思,感受水滴的“專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3)感知啟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憑著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竟然能夠穿石,對此你有什么感想嗎?
(“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這句話很自然地起到了過渡作用,把我們的目光引向下一段。)
(4)指導朗讀:要讓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
3.精讀第3自然段,從具體生動的例子中體會水滴精神。
(1)李時珍是怎樣運用水滴精神的?他獲得了什么成就?
(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他翻山越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嘗藥草,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體會“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與水滴精神的聯系。)
(2)愛迪生是怎樣運用水滴精神的?他獲得了什么成績?
(他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幼年就自謀生計,當小販、報務員等。但他迷戀電學實驗研究,畢生孜孜不倦,擁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著重體會“畢生孜孜不倦”這句話。)
(3)齊白石是怎樣運用水滴精神的?有哪些具體描述?他獲得了什么成績?
(“在他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始終沒有停止過揮毫作畫。”“他的畫室里,掛著他用以自勉的條幅:‘不教一日閑過。"“‘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堅持每天作畫三幅。”正是因為白石老人堅持不懈地創作,他的技藝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