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 第二課時教案
教材內容: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15課《音樂之都維也納》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課文的語言簡潔、優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這樣一篇課文編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從課文中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的無窮魅力,體會作者對維也納的熱愛、贊美和向往之情,培養學生對異國文化的興趣和熱愛之情。
3.在閱讀中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感受維也納“音樂之都”的無窮魅力及風韻。
教學難點:弄清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
1、復習詞語。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音樂之都維也納》這一課的第一課時,知道了維也納成為音樂之都的兩個原因,這兩個原因分別是什么?今天繼續學習維也納成為音樂之都的其它原因。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欣賞視頻,你們看,視頻與我們這篇課文的哪些內容有關?
2、學習第四然段、出示學習提示: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學生自主學習。
3、全班交流。
師:誰找好了?來說一說。(指名答、齊讀)
師: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呢?(理解句子,品讀感悟)
(1)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
a、理解“隨時”。
b、指導朗讀。
(2)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
a、聽了露天音樂演奏會,你的感覺怎樣?誰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評讀)
b、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摻和”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導學生想象意境理解)
c、走進這夜晚,聞著這花草的芬芳,聽著這悠揚的樂聲,多么令人心情愉快呀!女同學來讀一讀,讀出你們的感受。(配樂)
d、樂聲繚繞,花香四溢,一切都在久久回蕩,讓我們配上音樂把這句話再美美的讀一遍吧。(齊讀.配樂)
(3)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著室內演奏的傳統,尤其在合家歡樂的時候,總要演奏一番,優美的旋律傳遍街頭巷尾。
師:不僅這樣,還有更有趣的是……生接讀
(4)更有趣的是……這幾乎成了慣例。
5、維也納時時處處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人們用音樂來交流情感,人們在音樂中放松身心。讓我們一起再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老師來給你們引讀。(配樂齊讀)
6、教師小結。
三、學習維也納“世界歌劇中心”和“金色大廳”。
過渡:使維也納成為音樂之都的,還有歌劇院、音樂廳。
1、 “星羅棋布”你是怎么理解的?其中最為著名的就要數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也就是“世界歌劇中心”了。
2、為什么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成為世界歌劇中心?
3、下面,我請一位同學先來讀讀,其余同學認真聽,邊聽邊通過圖片欣賞這座著名的歌劇院。(課件出示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