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版六年級信息技術下冊全冊教案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⑴“移動”、“延時”和“停止”、“轉向”模塊的使用。
⑵認識幾種常見的流程圖符號。
2、教學難點:
⑴認識和了解流程圖符號。
⑵“延時”模塊的作用。
三、課時:1
四、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展示幻燈片,提出任務,讓學生思考:
碼頭、工廠中貨物裝卸車在做什么運動?
生觀察,回答。
師問:如果這些工作都交給機器人來做,我們又如何控制機器人呢?
生思考,回答。
師小結。
(二)新課教學。
板書:1、機器人的前進。
師演示操作步驟。(過程略)
小提示:
1、拖動時,必須將拖動的模塊對準“主程序”下方的黑色箭頭,當箭頭變成紅色時,松開鼠標即可。
2、當輸入的數值相同時,機器人前進或后退,否則機器人則轉彎,輸入的數值越大,前進的速度越快,最大值只能設為100。
3、從模塊中拖入“延時”模塊并進行設置,讓機器人延時5秒鐘。
4、從模塊中拖入“停止”模塊并進行設置,讓機器人停下來。
5、在編寫程序時,如果主程序中的某個模塊不需要,可以單擊選中該模塊,按del鍵,刪除該模塊即可。
板書:2、機器人的倒退。
師:機器人前進或倒退,也就是電機的正轉和反轉,倒退時,可將電機設置成反轉。
師演示如何讓機器人倒退。(過程略)
小提示:
如果進入仿真測試效果與預期編寫的目的不一樣(如讓機器人前進,測試結果是機器人倒退),則修改程序中的參數,重新測試,直到正確為止。
板書:3、機器人的轉向。
請學生自學嘗試。
(三)課堂練習:p13頁 圖1-22。
(四)全課總結。
(五)教后記。
本課是在學生已初步了解機器人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學生在學會控制程序到機器人后,就想知道如何自己編制一個程序來控制機器人了。本課將進一步熟悉機器人的編程環境,學會最簡單控制機器人的操作───前進或后退和轉向。
(六)反思:
本課介紹的是編程軟件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機器人的行走和轉向,這是機器人應具備的基本功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首先創設一個任務,對任務進行分析,畫出流程圖,再根據流程圖寫出程序,進入仿真測試。流程圖對于學生來說是初次接觸,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進行展示,但需要提醒學生的是:在編寫程序時,每添加一個模塊,就該為該模塊添加備注,使他們在學習編程中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第3、4課 機器人機器人關公巡城 循規蹈矩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⑴了解簡單的音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