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管理器;設計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教師是創新活動的引導者,學生是創新活動的實踐者。作為引導者必須富有創造精神,這樣才能煥發出實踐者的創新活力。只有在教與學的互動中,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創新潛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計算機教學有著廣闊的創作空間,這就需要教師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最大的創造余地,才能讓學生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在課堂上一個好的任務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我認為新課的知識是由學生在完成任務中經過思考自己動手“試”出來的,或經過老師和同學的提示,再實踐得來的結論。在教學過程中,應提倡同學之間的協作學習,讓會的學生幫助不會的學生。
一、課前分析
在“資源管理器”一課中文件夾的操作是比較枯燥的內容,在以往的教學中我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演示法,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知識點落實得不夠扎實,同時也減低了他們對信息課的興趣,面對這個情況我設計了一個任務進入到教學環節中,并加以實踐。
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關于文件的剪切、復制、粘貼和刪除操作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新知識,但是“新建文件夾”已經在上節課學過了,而“移動”和“復制”也算不得很新的知識,在第一冊的畫圖中,學生已經學會對圖片的移動、復制和刪除,所以我在這節課的教學時就是用“畫圖”中對圖片的復制移動這方面的知識來引入的,這樣可以用舊知縮短對新知的距離,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另外在這節課中我加入了一個新內容:自定義文件夾──讓文件有個漂亮的“家”,使這節課中原本比較枯燥的內容變得豐富起來。
二、教學設想
1.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優化教學過程。
2.面向全體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良好學習氣氛。
3.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來獲得直接經驗,從而主動進行學習。也從學習中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熱愛勞動的情操。
三、教學步驟(見表格)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師引導
設計意圖
任務驅動
導入新課
(1)出示小叮當和康夫的圖片。(略)
(2)出示圖片:把物品分類放入相應的筐內。
(1)觀察圖中的每個物品進行分類。
(2)看到單只的鞋子和襪子思考用什么方法使他們變成雙數。(碰到困難同桌可合作。)
(3)思考用什么方法將它們移動到相應的筐中。(碰到困難同桌可合作。)
(1)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機器貓》,對小叮當和康夫都很熟悉了,今天媽媽讓康夫收拾房間,平時康夫都是讓小叮當幫忙的,可今天小叮當剛好出去了,這回可難到康夫了,你們能幫助康夫收拾房間嗎?
(2)仔細觀察的小朋友會發現康夫還弄丟了一只鞋子和一只襪子,怎么辦?
(1)通過圖片的觀察鍛煉了學生觀察能力和識圖能力,引出“分類”。
(2)使單只鞋子和襪子變成雙數的過程引出了“復制”。
(3)通過分類放置物品引出“移動”。
資源管理器
(1)演示打開資源管理器。
(2)介紹資源管理器的窗口:
左──電腦中所有的資源。
右──當前文件夾下的文件夾和文件。
(1)嘗試打開資源管理器。
(2)試一試:資源管理器左邊窗口文件夾前的加號和減號是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