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一 找規律(圖形)(方案A)
2.擺一擺、猜一猜。
a.擺一擺(設計規律,擺學具“○、△、☆”)。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規律,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創造新的規律?用學具把它擺出來。
(學生動手操作)
b.猜一猜。
師:小朋友真會創造,別的小朋友創造的規律是怎樣的呢?大家愿不愿意猜一猜?猜對的會贏得大獎!
生:(興奮)愿意!
(請學生投影展示作品,自己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能猜猜我按什么規律擺的嗎?”,自己請同學回答,答對的老師給予獎勵)
生1:他是按圓、三角、星星這樣的規律擺的。
生2:他擺錯了,前面是按紅五星、黃五星這樣的順序擺,后面是按三角、圓、星星這樣的規律擺,他擺的是兩個規律。
師:(指著一位學生的作品問)老師想用你的作品給大家提個問題,可以嗎?(生:可以)按照他擺的規律,下一個學具會是什么呢?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兩個不同的問題呢?
生:小朋友們,你們能猜出我擺的規律嗎?如果從左往右看,下一個學具是什么?如果從右往左看,下一個學具又是什么呢?(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回答)
師:還有誰想上來展示作品?有這么多呀!四人小組的同學互相猜一猜。
四、聯系生活、運用規律
1.聯系生活找規律。
師:只用兩三種學具我們就能創造出這么多規律,真是小小發明家,表揚自己。(連續表揚三次)
師:哎,你們發現了嗎?剛才我們的掌聲有沒有規律?
生:有,是按照慢慢快快快的規律拍手的。
師: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規律,還有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呢?誰來說說。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紋是有規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磚是有規律的。
生3:馬路上的斑馬線也是有規律的。
2.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師:在生活中,按規律排列的東西還真不少!那么,讓我們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一起來打扮教室好嗎?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彩帶、彩旗、小動物和美麗的小星星,四人小組先商量一下你們想用什么材料來打扮教室,再由小組長上來領取東西。要求用今天我們學的知識,按規律來擺放這些東西,開始。
(四人小組先商量,再由組長上講臺領取東西,然后開始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按規律擺放東西,打扮教室)
師:教室漂亮嗎?(漂亮)好,那么大家互相參觀一下,說說其他組的規律,或是提一些更好的建議。
(學生參觀,相互說規律提建議)
五、全課結束
教學設計說明
“找規律”在新教材中是一個獨立的單元,“找規律”作為新單元的第一課,非常重要。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如果這節課沒有把握好,那么對學生后面的繼續學習造成了阻礙。
在這節課中,我初步認為教學目標是:a.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b.通過涂色、擺學具、布置教室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c.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1.情境導入
聽歌曲《新年好》創設過年的情境,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情境教學的理念。不但創設了一個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的情境,能讓他們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師讓我學習轉變為我自己想要學習。接著出示教材的主題圖──同學們在迎接節日的到來,這與課前創設的情境相吻合,然后學生觀察說出教室里有彩旗、燈籠、花朵,它們不是亂擺亂放的,是有順序的。從而很自然的引出課題──找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