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果子教學案例及反思
本節課一開始以家里來客人,笑笑摘果子創設情境,引出減法的含義就是從總數中拿走、去掉的意思,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容易理解,參與度也比較高。但是在這個環節中,由于本人經驗不足,對學情把握的不到位,只顧傳授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表達不出來的時候代勞的情況比較多,學生回答問題說半截話的時候沒有及時引導,以致在接下來的練習中能明顯感覺到學生的表述能力差帶來的負面作用,這是今后教學中我應該注意改進的地方。
此外,由于這節課準備的時間上比較倉促,好多細節沒有預想到或者想到了但沒有及時向同事請教,各方面都顯得不是那么有板有眼。板書沒有好好設計,字體不勻,且內容設計得不夠合理、表達形式不夠藝術;教學用語的規范性方面也比較欠缺,比如在師生共同做扳手指游戲,鞏固減法意義時,就出現了“蜷住”這樣的口語,學生年齡小不知所云,我也是一頭霧水,經人指點才知道自己冒傻氣了,想改已經晚了,所以今后在平時教學中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這些方面還要加強個人修養,盡快了解學情,爭取盡快適應一年級教學。也請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幫助我,讓我成長得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