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果子教學案例(通用2篇)
摘果子教學案例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26_2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摘果子”這一生活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初步體會減法與生活的聯系。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減法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喜歡吃什么水果,愿意給大家說說嗎?
2、出示主題圖,笑笑也喜歡吃水果,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給你的小同桌說說笑在做什么事情。
二、探索新知
1、師:我們知道樹上有5個果子,被笑笑摘走了2個,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樹上有5個果子,笑笑摘走了2個,還剩多少個果子?
生:樹上有5介果子,笑笑還剩下3個笑笑摘走幾個果子?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
師:從5個果子中摘走了2個,就是從5中去掉2。
在數學中,可用一個減法算式來表示。出示5-2(中間這個符號就是減號,這個算式讀作5減2。)
師:摘下2個這有幾個呢?
生:這有3個。
師:5減2等于幾。
生:5減2等于3,或5-2=3。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這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深入體會(1)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
師:現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用小棒來代替果子擺一擺,先拿出5根小棒,表示5個果子,后來被笑笑摘下走了2個要怎么拿呢?
生:從5根中拿走2根。
師:還剩余幾根?
生:還剩余3根。(幫助學生理解5-2=3的算理)
(2)出示5個圓形,劃掉4個,引導學生說出算式。
○○○○○5-4=
(3)學生拿出自己的學具和同桌分一分,并說出一個減法算式。
(4)完成第26頁的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手指游戲,(師生玩、同桌玩)學生根據老師5個手指的變化用數學知識表示出來,如:伸出5個手指,收回一個,伸直的手指有幾個?學生列式:5-1=表示出來。
2、第27頁的練一練2——4題根據圖意列出算式。
3、第5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4、數學游戲(找朋友)。
四、總結:
學了摘果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還發現了有哪些問題是可以用減法來計算的。
摘果子教學案例 篇2
本節課一開始以家里來客人,笑笑摘果子創設情境,引出減法的含義就是從總數中拿走、去掉的意思,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容易理解,參與度也比較高。但是在這個環節中,由于本人經驗不足,對學情把握的不到位,只顧傳授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表達不出來的時候代勞的情況比較多,學生回答問題說半截話的時候沒有及時引導,以致在接下來的練習中能明顯感覺到學生的表述能力差帶來的負面作用,這是今后教學中我應該注意改進的地方。
此外,由于這節課準備的時間上比較倉促,好多細節沒有預想到或者想到了但沒有及時向同事請教,各方面都顯得不是那么有板有眼。板書沒有好好設計,字體不勻,且內容設計得不夠合理、表達形式不夠藝術;教學用語的規范性方面也比較欠缺,比如在師生共同做扳手指游戲,鞏固減法意義時,就出現了“蜷住”這樣的口語,學生年齡小不知所云,我也是一頭霧水,經人指點才知道自己冒傻氣了,想改已經晚了,所以今后在平時教學中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這些方面還要加強個人修養,盡快了解學情,爭取盡快適應一年級教學。也請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幫助我,讓我成長得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