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果子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26_27頁.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摘果子”這一生活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初步體會減法與生活的聯系。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減法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喜歡吃什么水果,愿意給大家說說嗎?
2、出示主題圖,笑笑也喜歡吃水果,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給你的小同桌說說笑在做什么事情。
二、探索新知
1、師:我們知道樹上有5個果子,被笑笑摘走了2個,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樹上有5個果子,笑笑摘走了2個,還剩多少個果子?
生:樹上有5介果子,笑笑還剩下3個笑笑摘走幾個果子?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
師:從5個果子中摘走了2個,就是從5中去掉2。
在數學中,可用一個減法算式來表示。出示5-2(中間這個符號就是減號,這個算式讀作5減2。)
師:摘下2個這有幾個呢?
生:這有3個。
師:5減2等于幾。
生:5減2等于3,或5-2=3。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這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深入體會(1)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
師:現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用小棒來代替果子擺一擺,先拿出5根小棒,表示5個果子,后來被笑笑摘下走了2個要怎么拿呢?
生:從5根中拿走2根。
師:還剩余幾根?
生:還剩余3根。(幫助學生理解5-2=3的算理)
(2)出示5個圓形,劃掉4個,引導學生說出算式。
○○○○○5-4=
(3)學生拿出自己的學具和同桌分一分,并說出一個減法算式。
(4)完成第26頁的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手指游戲,(師生玩、同桌玩)學生根據老師5個手指的變化用數學知識表示出來,如:伸出5個手指,收回一個,伸直的手指有幾個?學生列式:5-1=表示出來。
2、第27頁的練一練2——4題根據圖意列出算式。
3、第5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4、數學游戲(找朋友)。
四、總結:
學了摘果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還發現了有哪些問題是可以用減法來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