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游戲。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兒歌):上拍手,下拍手,前拍手,后拍手,你拍手,我拍手,上、下、前、后認得準。
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題。 先讓學生說說,指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再讓學生轉換位置后說一說,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分別是誰。
2、“想想做做”第2題。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學生獨立擺一擺。
(2)、小組內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
(3)、小組采取互幫活動,把小朋友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
3、“想想做做”第3、4、5題。
情境1:有幾只小動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也高興地趕來了。小朋友,你能說說這些動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嗎?
小組討論后匯報。
情境2:小動物們為了答謝小朋友們說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想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它們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來排排隊。(上來排隊的小朋友分別說一說,我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
情境3:小朋友,你能根據冰箱里物品的擺放的位置,用上、下說一句話嗎?
總結評價。
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哪些本領。
回家以后,把家里的各種物品的位置關系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好嗎?
認位置(左右)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一冊第12頁的例題,第12-13頁的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在具體的場景里體會左右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在確定物體所在的左右位置。
能按左右的方位處理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采用左、右等詞描述物體的位置,發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在熟悉的情境中酷愛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敏銳地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并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多媒體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畫畫的場景)。
讓學生初步認識左右方位。
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畫畫嗎?畫的時候是用哪一只手畫的,請把它舉起來,好嗎?你們知道舉的這只手是什么手嗎?說明:這只手在身體的右邊,所以我們把它叫做右手,接著舉起左手問:“你能猜一猜在身體的左邊的這只手叫什么手嗎?
引導學生認識左耳,右耳,左腳、右腳等,進一步認識和鞏固左、右的方位。
通過 的座位關系,進一步理解左右相對的位置關系。
提問:小朋友的手、腳、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們坐的位置有沒有左右之分呢?我們一起看畫面中的小明和小紅是同桌,你能說說他們的位置關系嗎?
同桌討論,嘗試小明與小紅的位置關系。
交流反饋,引導學生正確說出小明坐在小紅的左邊,小紅坐在小明的右邊。
提問:小芳說“小明坐在左邊。”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討論使學生明確:在描述兩個人的位置關系時,要說清楚誰在誰的左邊或右邊?
二、通過練習強化左右的位置關系。
想想做做的第1題,讓每一個學生說一說自己左邊是誰,左邊是誰?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同桌兩個不朋友,請其他小朋友說一說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選橫排的三個小朋友,說一說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擺一擺(想想做做的第2題)
說一說。
(1)、想想做做第3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由學生任選一物體,說說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讓學生說一說這個物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