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1、師生交流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云一個你們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嗎?
2、出示實物投影的書中第18頁的圖畫。
動物園的售標處,井然有序的排隊買標。師:問: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嗎?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師:(1)請大家猜一猜誰最先上車?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幾?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兩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請你說一說:兩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學生在公共場合應該自學排隊,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數與序數
(1)請大家數一數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隊買標?有誰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誰?
(2)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已經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問:有幾個人在排隊?這時誰排4?小朋友排第幾?解放軍叔叔呢?
3、進一步體會基數、序數的含義
(1)請幾位同學上講臺
先請大家數一數共幾人?再問一問從左數第3人是誰?××同學是從右數的第幾?他還可以排第幾?
(2)分小組做排隊游戲
三、反饋練習:
1、投影出示:5只小鳥
把左邊的4只小鳥圈起來,給從左數的第4只小鳥涂上顏色。
2、舉一些日常生活中關于“第幾”的例子
先4人小組互相說,然后向全班匯報。
四:作業:
書第8頁“做一做”的第2題
看圖片可以說一說:照片上共有幾個人?從右數,爺爺排第幾?奶奶和爸爸排第幾等?
0的認識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與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的兩種含義:表示沒有和起點。
2、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規范整潔的書寫0。
3、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4、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聯系生活實際,體會“0”的含義
教具準備:
1、三只小猴圖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沒有桃子的圖片
2、實物投影儀,活動燈片二張
學具準備:1―――5的數字卡片和1張空白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趣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誰?看他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猜一猜,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同時出示三幅表情各異的猴子圖。
(學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說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學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
師:猴子吃桃子你們猜對了,但要吃幾個桃子,為什么有那么豐富的表情?讓我們數數看
1、提示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
出示2個桃子,問:用幾表示?(小猴看到2個桃樂呵呵)學生舉起數字卡片2
出示1個桃,問:用幾表示?(小猴吃了1個桃,嘴巴鼓鼓的)學生舉起數字卡片1
出示空盤子,問:用哪張卡片表示?有嗎?
師:什么也沒有用:0“來表示。
板書:0的認識
板書0并領讀“0”
2、發散思維,充分想像
1)老師豎起2根手指問學生讀幾
2)老師握起拳頭,一根手指頭也沒有,這時一個指頭出沒有伸出來,誰知道可以用幾表示?
3)請說一說有關0的物體。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種含義
1、揭示第二種含義――――起點
出示直尺圖
師:表示什么也沒有時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兒?在幾的前面。
(直尺上從0開始越往后數就越大,反過來,數越大,離0就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