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2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請四位小朋友表演小猴、小狗、小豬、小熊)
1、 小猴和小狗分別選擇用乒乓板托正方體、長方體奔跑。小豬和小熊分別選擇用乒乓板托圓柱和球奔跑。
提出問題:為什么圓柱、球這么快就掉下來?
2、 揭題板書(有趣的拼搭)
二、 實踐操作
(一) 滾一滾
1、 猜測:如果把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這四種物體從同一高度同時往下滾,哪些物體滾的快呢?
2、 提出活動要求,請一小組示范,強調從“同一高度”同時“往下滾”。
3、 分組體驗
4、 交流驗證。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
(二) 摸一摸
1、示范摸;2、同桌互摸;3、組織評價。
(三) 猜一猜
1、提出要求;2、學生互編互猜;3、師生評出最佳謎面。
三、 拓展應用
(一) 堆一堆
1、 提出問題:把四種分別向上堆,想想哪一種物體最難堆?
2、 分組體驗
3、 交流驗證
4、 總結歸納,引入生活
(二) 搭一搭
1、 提出問題;
2、 分組體驗;
3、 匯報交流
4、 師生評出最佳作品
(三) 數一數
在搭的基礎上數一數。左邊兩圖中只含有正方體,容易數;右邊一圖中含有四種形體,要讓學生認真觀察,分別輸出四種形體各用了幾個,數好一種填一種。
四、 活動小結
分與合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體會分與合的思想,比較熟練地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
2、 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簡單規律,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課時:共5課時
2-5的分與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30——31頁的2、3、4、5的分與合。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體會分與合的思想,比較熟練地掌握數2、3、4、5的組成,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
2. 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簡單規律,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卡片、圓片、盤子、桃子等。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今天小明帶來了幾個桃子和兩個盤子,他要分給我們幾個最聽話的小朋友,但他看到我們這么多聽話的小朋友不知道該怎樣分?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
二、 知識探索
1、 出示掛圖,結合提問:“把4個桃放在兩個盤子里,可以怎樣放?”
2、 教學4的組成,可以分這樣幾個步驟進行:
(1) 讓學生把4個桃(可以用4個圓片代替)放在兩個盤子里,交流各人的放法,出現多種放法。
(2) ;帶領學生選擇其中一種分法抽象出4的一種組成,再讓學生在小組里按照這樣思考,從其他幾種分法抽象出4的其他幾種組成。
(3) 讓學生觀察4個桃放在兩個盤子里有多種放法,數4分成兩部分也有多種分法,體會數的組成的學習方法。
(4) 引導學生對應著4的每種分法,認識幾和幾合成4。悟出4可以分成幾和幾,也就是幾和幾合起來是4,感受分與合的思想及其辨證統一。
(5) 可以用對口令等形式,進行必要的練習。
三、 知識應用
1、 組織學生通過學具的操作來學習5的組成。可以安排學生兩人一組共同完成“試一試”,從活動中得到5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成5。教學重點放在把5朵花分成兩堆后,從一種分法抽象出數5的兩種組成,從5分成幾和幾能知道幾和幾合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