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8-9周教案2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周 次
九
課次
2
授課課題
練習八
教 學基本內容
教材第65頁第5-7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用括線表示實際問題以及求未知加數的方法,能正確根據圖的意思列出算式進行計算。 2、在練習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靈活計算的能力。 3、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感受其中蘊含的規律。教學重點及難點
掌握用括線表示實際問題以及求未知加數的方法。教學方法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復習回顧 1、口算。(口算卡片)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看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 □+□=□ □-□=□ □+□=□ □-□=□ 二、進行練習 1、完成第5題。 (1)課件出示第5題圖,讓學生看圖說說:圖上有些什么?告訴我們什么? (2)學生在書上列出算式。 (3)匯報交流,說說你是怎樣連的?為什么要用加法或減法計算? 2、完成第6題。 (1)課件演示第6題小兔采蘑菇的情境,讓學生觀察原來有幾個蘑菇,采了以后蘑菇是怎樣變化的。 (2)出示算式圖,說說這里有幾道題,分別是哪幾道? (3)讓學生在書上填寫得數。 (4)匯報交流,說說每道算式的含義。 4、完成第7題。 (1)課件出示第7題。 (2)指名說一說可以怎樣算出括號里的數?(算括號里的數,加法可以用減法來算,如第1小是,可以用10-8來算出括號里的數。) (3)在書上填空。 (4)反饋交流,集體訂正。 三、總結評價一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周 次
九
課次
3
授課課題
連加、連減教 學基本內容
教材第66頁例題,完成第66-67頁“想想做做”第1-6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有條理地表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思維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3、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教學重點及難點
聯系實際情意,體會連加、連減的意義和理解計算順序,學會計算。教學方法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復習鋪墊 1、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2、說說括號里應該填寫幾? 1、導入 2、出示玩具:左3個右2個 用哪個算式表示?2+3 再出示一個黃色的。問:現在一共有多少個玩具了?算式怎么列? 完成板書:2+3+1 3、誰會讀這個算式? 這個連加算中的2表示什么?3呢?1呢? 2+3+1表示把幾個數合起來?哪三個數? 4、那么這個算式怎么算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誰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計算方法說一遍?(指名說一說) 5、擺小棒說算式: (1)左4、中3、右1 (2)左2、中5、右3 6、看算式直接說得數。 2+2+2 1+4+3 5+1+3 4+4+2 3+1+5 6+3+1 7、出示:8-3-1 誰知道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你能擺學具的辦法來說明它表示的意思嗎?(學生操作,指名板演) 說明:原來8-3-1表示從8里面先去掉3再去掉1,還剩幾? 那么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先算什么呢? 學生說計算過程,師板書 指名說計算過程、小組互說。 像這樣的題叫什么題呢?板書完成課題 8、直接說得數:6-3-1 8-2-4 9-1-7 10-3-3 7-2-3 9、小結 三、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1-3題。 3、完成第4題,讓學生在書上直接寫出得數。匯報交流時說說計算的想法。 4、小朋友也能來出幾道連加連減題來考考大家嗎? 指名出題請其他小朋友算,完成第5題。 5、思考題:□+□+□=6 四、總結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