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誰鼓掌──《漢語拼音5 g k h》教學片斷與反思
漢語拼音第五課 g k h 第一次出現三拼音節。學生對這些音節容易混淆。在教學這部分前,我編了一個順口溜(花花愛畫畫,畫了三個瓜,畫了一朵花,媽媽看了花花畫,夸他的畫頂呱呱)準備在課上教給學生。
上課時,我問學生:“你們在生活中聽過順口溜或繞口令嗎?”許多小手舉得高高的。我便請劉博文把自己學過的說給大家聽。只見他像模像樣地站在前面。儼然一位“小演員”。
“花花畫畫畫瓜瓜,瓜瓜結瓜送娃娃,娃娃吃瓜畫花花。”這不正是我教學中需要的嗎?
“你愿意當小老師,把這個繞口令教給大家嗎?”“小老師”欣然同意。。我坐到下面當起了學生。“小老師”一板一眼地教,“大學生”和同學們坐在下面認真地學。
“下面誰愿意單獨說一遍給大家聽聽?”看,這個小老師多負責。于是我也把手舉起來。
“請王老師給大家說一遍。”
我站起身來認真地背給“老師”聽。“王老師背得不錯,我們給王老師鼓鼓掌。”顯然,這位學生已經完全忘卻自己學生的身份。
一陣熱烈的掌聲,一片燦爛的笑容之后,我心中涌動著一種說不出的滋味……課后,回憶這一教學片段,我覺得值得反思的有許多。
〖教師方面〗
1、教師觀念的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要統一起來:
新課標中所倡導的理念是:教師觀念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這節課中,教師把講臺交給學生,這體現教師角色的轉變、觀念的轉變。教師能坐下來向學生學習,這體現了教師行為的轉變。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參與者,還是學習者。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知識傳播者。從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教師觀念的轉變與教師行為的轉變真正統一起來,才能落實新課標。
2、開發學生資源與開發教師資源要統一起來:
我們的學生有著巨大的潛力,教師要善于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調動起來,在教學中應用。新課程設置的目標是促進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在這節課前,我立足為學生學好拼音編寫順口溜就是運用了教師自身的資源,學生把以前的知識積累應用于這節課是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資源。開發學生資源與開發教師資源要統一起來,就能讓課堂雙主互動。
3、教師開發學生資源的方式要以激勵為主:
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地為學生創設參與的平臺,提供展示的機會。同時,還不應忘記時時刻刻激勵學生,小小的孩子都不吝嗇對教師的鼓勵,做教師的又何必吝嗇對學生那渴求的贊賞呢?
〖學生方面〗
1、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不是教師賜予的,而是學生自備的:
傳統的教學模式總是有一種偏見,認為學生上課要聽我們教師的。新的教學模式讓教師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相信學生的潛力,把課堂還給孩子” 才是素質教育真正的內涵。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不是教師賜給的,而是學生自備的。學生在這個舞臺上演出是他們的權力,教師不應把占據視為當然,更不要覺得我們把舞臺還給孩子,我們就多么偉大。
2、學生有潛力,需要環境、條件去開發:
就像種子會發芽,需要陽光、雨露去滋潤一樣。教師就是要在課堂這片沃土中播撒種子,創造適合種子生根發芽的溫度、濕度,讓它茁壯成長。教師在教學中安排個人學習、小組學習、角色轉變這些形式其實就是在為學生創造條件,尋找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