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7 z c s》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鞏固三個聲母,讀準音,會正確拼讀它們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2、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學會認讀五個生字,會讀兒歌。
3、初步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和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
拼音和生字卡片、小黑板、實物投影。
【設計理念】
緊扣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習熱情和興趣;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抓住拼讀這一重點,反復地讓學生在學習詞語、兒歌、識字中進行實踐,形成學習能力。
【教學流程】
一、復習聲母及音節拼讀
1、形式多樣復習聲母:
根據兒歌猜聲母:像個小2──,像個半圓──,半個8字──,誰還能像老師這樣來編個謎語來猜猜這三個聲母。(鼓勵學生通過字形、想象、發音方法不同來編),猜出后出示聲母卡片認讀,把握正確的發音方法。
2、復習音節的拼讀:
⑴ 請小組內通過商量把能相拼的音節舉起來到前面展示并拼讀出來。(事先發給每個組字母卡片)
⑵ 根據學生的展示板書幾個難點音節:zuo、cuo、suo、si、ca。(強調uo的拼讀和整體認讀音節。)
⑶ 根據板書請學生帶調拼讀zuo、cuo、suo。
二、看圖說話,拼讀音節
1、投影出示課本中的圖畫(無文字):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圖,誰能來說一句話?誰能把幾句話連起來說說?(主要引導學生說清誰,干什么。)
2、根據生說的情況或者不準確的地方(加上文字及拼音)引導他們拼讀音節,準確地說說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強調輕聲的讀法)
3、擴展練習:用“拖地、擦玻璃、做賀卡”三個詞練習說話。(及時表揚肯定學生)
三、課中游戲──過橋
師講故事,小羊要過河去看望奶奶,可是一只狼博士攔住了它的去路,它要故意難為小羊,出算術題考它,說做不出就不準過橋。
教室中間架一座橋(用粉筆在地上畫兩條像等號的線),學生分組排成隊進行游戲,師在橋的一邊出示數學卡片請生計算,算對了走過橋,算錯了或做不出,在原地。
師游戲時這樣念:“小羊小羊想過河,必須算對數學題。”生跟著說:“狼先生狼先生別嚇我,我會算對數學題,3加4等于7。”
四、認讀字詞,學習兒歌
1、請生回座位,問:“這游戲好玩嗎?”根據這個游戲我們編了一首兒歌──“過橋”。(出示小黑板)
2、請生借助拼音讀通兒歌,也可以同桌互相幫忙,有困難的老師幫助。重點拼讀本課的幾個音節si、zuo、cuo。
3、請生仔細再讀兒歌,啟發質疑:仔細看看拼音,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及時鼓勵引導,并用彩色粉筆標出,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4、教師解疑:題目上有一個引號是打比方的,不是真的過橋;“了”有兩種讀音;“一”的聲調會隨著朋友的不同而變化。
5、再讀兒歌,加深記憶。
6、告知學生兒歌中有五個生字朋友(出示卡片)先在書本上用圓圈標出來,并借助拼音拼讀。(師也在黑板上圈出)
7、告訴老師這五個生字的名字分別叫什么,出示卡片抽讀正確后集體認讀(先拼后讀),并再次抽讀。
8、請生說說記的方法。(區分音不同,形不同,或組詞找朋友)
9、重點區分“了”──“樂”音形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