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6 j q x》教學實錄及點評
【教材簡介】
《j q x》是在 b p m f d t n l 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繼續采用以漢字帶拼音、學拼音的同時學習識字的方法進行教學,在學習拼音的同時滲透認識“雞、七、西”三個字。教學重點是:拼讀音節和拼音識字。教學難點是:u 在音節中的不同讀音。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過單韻母和一些聲母,還記得它們嗎?再來喊喊它們的名字好嗎?
生(齊):單韻母 a o e i u ü
聲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師:今天又有三位聲母朋友,吵著鬧著非要跟大家見面不可,瞧,他們排著隊來了。(板貼 j q x)歡迎他們吧!(生鼓掌歡迎)
我來介紹一下:這個小機靈是 小 j,這個小淘氣是小 q,這位最討人喜歡的是小x。
評:以精美的、擬人化的圖畫,充滿童趣的語言,激發學生興趣。老師精心設計的介紹,讓學生初步感受到聲母的讀音。
二、學習 j q x
1、學習 j:
⑴ 學讀音:
師:他們三位真客氣,都給大家帶來了見面禮。小 j 帶來了他的好朋友。(貼公雞圖)認識嗎?
生(齊):大公雞。
師:(板書:雞)他們倆名字可像了,不信你仔細聽:雞──j,誰聽明白了?
生1(鄭陽):前面的音又重又長,后面的音又輕又短。
師:你能領大家讀一讀嗎?
生1領讀、分男女讀。
師:我們看著圖編一句兒歌記住它的名字好嗎?:公雞的雞,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j。
生學說兒歌。
評:由公雞圖畫引出字“雞”,由“雞”字的讀音引出聲母“j”的讀音。這一設計使從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充分體現了語文來源于生活的大語文教學觀,由字來幫助學拼音,初步實現了字與拼音的整合。
⑵ 學字形:
師(指雞圖和 j):仔細觀察這對好朋友樣子象不象。
生2(鄒堯):(伸出手指邊比劃邊說):大公雞的身子和彎彎的尾巴像 j 的豎左彎,頭上的雞冠像 j 的點。
師:我們還可以這樣記:“jjj真有趣,尾巴左彎冠子高”,或者根據j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可編成“j j j 真特殊,三層樓他都住”,好聽嗎?同位互相說一說好嗎?
評:把公雞圖畫和聲母j的形狀相比較,幫助記憶j的樣子。并且通過兒歌幫助記憶字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習 q:
⑴ 學字音:
師:小q知道國慶節快到了,帶來一把漂亮的氣球,快數數共幾個。(貼氣球圖)
生3(王捷):七個。
師:你能把話說得完整些嗎?
生3(王捷)第二次:七個氣球。
師:我覺得你可以說得更完整。
生3(王捷)第三次:一共有七個氣球。
師:(板書:七)小 q 跟這七個氣球有聯系嗎?
生4(慕旭陽):七個的七,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q。
師:你真了不起還會編兒歌誰當小老師領大家讀?
一生領讀、男女分讀。
師:你能試著編句兒歌記住 q 的音嗎?
生5(谷越):七個的七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