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13 ang eng ing ong》教學案例及點評
漢語拼音,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尤其對剛?cè)雽W的一年級新生來說,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濃厚與否,直接影響到今后的語文學習。
第一課時
一、利用“情境圖”與學生交談,引出復(fù)韻母ang、eng、ing、ong
師:同學們,在晴朗的休息日里,你們最想去做什么事?(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根據(jù)回答,出示情境圖──圖上沒有拼音)圖上的同學在晴朗的日子里干什么去了?
生:放風箏去了。
師:是的,他們在“放”風箏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卡片ang),放風箏的“放”中就含有ang這個韻母 (相機將卡片貼在情境圖相應(yīng)的內(nèi)容旁);他們放的是什么風zheng呢?
生:“長龍”風箏,長龍的“龍”就含有這個韻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ong的卡片,并粘貼在情境圖上 );還有什么樣的風箏?
生:“老鷹”和“蜜蜂”風箏。老鷹的“鷹”里邊含有ing這個韻母;蜜蜂的“蜂”里邊就含有eng這個韻母。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分別適時出示ing和 eng的卡片,并貼在相應(yīng)的位置。)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4個韻母,其實同學們早就知道它們了,它們就在我們平常的語言中。今天我們就正式和它們4個來交個朋友,好嗎?
二、認讀ang 、eng、ing、ong
1、認讀ang: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這幾個同學在放風筍。把放風箏的“放”改為第一聲,然后去掉聲母f,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第一個韻母的讀音。
教師范讀ang三遍。 (在范讀時,教師有意識皺起鼻子,以提示學生這個韻母要發(fā)出后鼻音。)
教師領(lǐng)讀ang,學生模仿讀。
指名讀,教師根據(jù)讀的情況正音,再指名讀,齊讀。
2、認讀eng:
師:(出示蜜蜂圖片)還記得這個風箏嗎?我們把蜜蜂的“蜂”去掉聲母f,就是eng的讀音。教師范讀eng,學生模仿讀。指名讀,教師正音。
3、認讀ing:
師:(出示老鷹圖片)這是什么風箏?老鷹的“鷹”就是韻母ing的讀音。
教師范讀ing,學生模仿讀。
指名讀,教師正音。
……
4、比較:
出示前鼻韻母an、en、in,弓導(dǎo)學生通過聽讀、觀察比較,看與 ang、eng、ing、ong有什么不同?
師:因為這幾個韻母發(fā)音時鼻音比較重,所以我們把這4個韻母統(tǒng)稱為“后鼻韻母”。
師:現(xiàn)在你們和它們成為好朋友了嗎?那你一定能準確地把它們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5、整體認讀音節(jié)及其四聲:
師:(出示“ing”)它也很想成為音節(jié)給漢字注音,可是拼音王國有規(guī)矩,它不能。于是它趕緊找大 v幫忙。大y很樂意,于是它們組成了音節(jié)ying(出示“ying”),而且它們就不能分開了,于是拼音王國給它們起了個名字,叫什么? (整體認讀音節(jié))想想該怎么讀?
指名讀,教師范讀。
出示ying的四聲,自由練讀。
指名讀,小組“開火車”讀。
三、利用情境圖以及與前鼻韻母構(gòu)成和發(fā)音的比較,鞏固所學后鼻韻母(略)
四、運用語境歌鞏固練習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4個后鼻韻母,我們還為它們編了一首歌謠呢,我們一起來讀讀吧。(教師領(lǐng)讀語境歌、指名學生讀、全班擊節(jié)而歌。)
zhōng qiū yè yuè ér m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