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拼圖(口語交際)(2篇)
1.教師引導巧。在這節口語交際課中,教師努力營造了交際的氛圍,創設了交際情境,活動安排循序漸進,逐層深入,有利于學生的語言循著“想說、敢說、會說”的學路發展。由開始的準備(歡迎小客人)到教師的示范引路,再到小組互動乃至全班交流、小記者采訪,信息反饋既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又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生生、師生互動,創設了一個語言溝通的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2.評價激情妙。在這節口語交際課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在如何調動引導學生交際的積極性和評價交流方面有獨特的做法,如鼓勵學生拼圖時說這些圖片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鼓勵學生創新用100分、200分甚至400分來激勵學生。這對低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有著很大的吸引力。還有教師示范引路之后,讓學生用手勢來給教師打分,教師在這一個環節巧妙地呈現出生動、形象、有趣的情境,接著把評價的機會讓給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想說、敢說、愛說,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培養了他們的評價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心理安全和心理放松的狀態下,思維最敏銳、最活躍。而民主、平等、寬松的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欲望,同學們暢所欲言,情緒高漲。
3.課外延伸好。有道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在這節課的最后,教師布置學生回家把這節課上學到的拼圖教給爸爸、媽媽和周圍的小朋友,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正是把口語交際的訓練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提高能力。
(作者單位:湖北京山縣實驗小學/京山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