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生:是把月亮比作一只小船。
生:把彎彎的月兒當作一只小船。
師:對!這只船不是小木船,不是大輪船,不是帆船,也不是宇宙飛船,是把彎彎的月兒當作一只小小的船。(放出幻燈,畫面上有一個小朋友,坐在彎彎的月兒上)大家看,是這樣的月兒,彎彎的,這個小朋友坐在月亮上,把月亮當小船。
【教師沒有講比喻的知識,卻讓小學生通過讀課文、看幻燈領悟到了什么是打比方。此時出示幻燈,恰到好處,既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及時表揚、鼓勵了學生,又用具體鮮明的圖畫強化了學生對句子意思的理解。】
(學生欣賞幻燈畫面)
師:這只船的兩頭怎么樣?
生:尖的。
師:兒歌里怎么說的?
生: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師:(在黑板上畫個尖形的∧)上面小,下面大,叫“尖”。所以這個字……
生:上面是個“小”字,下面是個“大”字。
師:對了。讀讀這個拼音。
生:jiān。
【“尖”字的教學處理得干凈利落。】
師:(指畫面上彎彎的月兒)這頭怎樣?那頭呢?
生:都是尖的。
師:所以叫“兩頭尖”。這個“兩”字我們已經學過了,還記得嗎?
生:記得,猜謎語的那課有“兩頭牛”的“兩”字。
師:對!那課謎語我們提前學了。現在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
生: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師:注意,讀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彎彎的”“小小的”要連起來讀。“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學生照著老師的要求齊讀一遍)
師:好!第三句講什么呢?
生:我坐在船上抬頭看。
師:這個“我”指的是誰?
生:這個“我”指的是坐在月亮上的小朋友。
師:對!(指畫面上)就是指的這個小朋友。他坐在船上看什么?
生:他坐在月亮上抬頭看。
生:他坐在小船上抬頭看。
師:“抬頭”這兩個字在哪兒學過了?
生:在第22課里學過了。
師:第22課的哪一句?記得嗎?
生:第22課第2自然段第二句:“河邊有頭小水牛,喝起水來不抬頭。”
師:你們記性真好,學過的課文都能記得。這個小朋友抬頭看,看到了什么?看,課文里怎么寫?
【順勢肯定,熱情贊賞,教師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在今后的日常學習中,學生們一定會更主動地注意積累語言,積累知識,逐步形成習慣。】
生:他看到星星。
師:課文里怎么說的?
生:他看到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是呀,他不只看到星星,還看到藍藍的天呢!這個“只”字你們認識嗎?
生:在下面第20課里有“一只烏鴉”的“只”字。
生:還有“一只蜻蜓”“一只蝴蝶”的“只”字。
師:不錯。下面的課文你們都已經自學了,已經認識這個“只”字。但那是一只的“只”,讀第一聲“zhī”。今天學的“只”,讀第三聲“zhǐ”。
生:zhǐ、zhǐ。
師:對,是翹舌音,要讀第三聲:“zhǐ”。“只”是一個多音字,有的時候讀第一聲,有的時候讀第三聲,要看上下文,看它用在什么地方。這里是“只看見”的“只”。“只看見”是什么意思?這里的“只”當什么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