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生齊讀)
師:還是讀得不怎么好,F在來聽一遍錄音,聽聽這個小朋友讀得怎么樣。
(放錄音,生聽錄音)
師:她朗讀得好嗎?
生:好!
師:怎么好法?
生:她讀得很清楚、很響亮。
生:他沒有讀錯一個字。
生:她不是一個字一頓地讀,而是把彎彎的、小小的、閃閃的、藍藍的這幾個字連起來讀的。
生:她讀得很有感情。
師:對,她讀出了兒歌的感情。你們也像她這樣有感情地讀一遍,能嗎?
生:能。(讀課文)
【指導學生在朗讀實踐中體驗思考,領悟韻文句末押韻的規律,而后再讓學生練習朗讀;在學生朗讀實踐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聽錄音范讀并討論領悟“好在哪里”,而后再鼓勵學生學習錄音中的小朋友有感情地讀。教師始終把握語文實踐性很強的特點,把實踐體驗、理性領悟、原型示范、模仿學習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這樣的語文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語文能力!
師:好!這遍讀得比較好。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有誰能背呢?
(生紛紛舉手,指名背)
師:請上來背誦。(生背)再請來背。
大家都想來背。我們把書合起來一起背一遍。
(生齊背)
師:很好,我們大家都能背了。這首兒歌里有好幾個重疊的字,(小黑板出示)大家讀一讀。
【從“還是讀得不怎么好”到“好!這遍讀得比較好”再到“很好,我們大家都能背了”,教師對學生讀書的評價既熱情肯定,又十分注意分寸,真誠、恰當、實在,充分發揮了評價的調控矯正和激勵引領功能,有效地推進了學生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和朗讀能力的提高!
師:小小的,閃閃的,藍藍的,彎彎的。你們想想,為什么要將兩個字重疊呢?小的,彎的,藍的,不是也可以嗎?“小的船”“藍的天”和“小小的船”“藍藍的天”哪個好?
生:“小小的船”“藍藍的天”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小小的”比“小的”還要小。
生:“小小的”“藍藍的”,讀起來更順口。
師:對,你們也能用重疊的詞說一句話嗎?例如“紅紅的”……
生:紅紅的太陽出來了。
生:玫瑰花是紅紅的。
師:還能用別的詞重疊說一句話嗎?
生:白白的墻壁上掛著一張地圖。
生:穿著藍藍的衣服。
生:花園里長著青青的小草。
生:我的鉛筆削得尖尖的。
(許多學生舉手都想說)
師:現在不再說了,以后我們也可以運用重疊的詞來造句和寫話。
今天學了這幾個生字,現在再來復習一遍。(用小黑板復習鞏固)
【先用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領悟課文中運用疊詞的意義,再采取用重疊的詞說一句話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重疊的詞在生活中的作用,詞語理解落到了實處!
師:回家把這首兒歌背給家里人聽聽。現在我們把這幾個生字寫一寫,每個字寫三遍。注意拿筆和寫字的姿勢。
(學生寫字,教師來回巡視,糾正姿勢。)
(下課鈴響)
師: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