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激發主動識字的愿望和主動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2 、會認“菜、園”等14 個生字,會寫“心、風”2 個字。認識1 個新筆畫“臥鉤”和新偏旁“風字框”。
3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并結合生活實際了解一些蔬菜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認識14 個生字,會寫“心、風”。
三、教學難點:
寫好“心、風”兩個字。
四、教學準備:
1 、在教室四周設置四個菜園,每個菜園擺放好蔬菜,有茄子、辣椒、黃瓜、豆角、蘿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紅柿,每種蔬菜上貼有表示蔬菜名稱的卡片(要注拼音)。
2 、多媒體課件一組。
3 、讓學生畫一張或多張自己喜歡的蔬菜畫,并寫上蔬菜的名稱,貼于教室四面墻上。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課件)小朋友們,瞧,這是什么地方?(隨生的回答指導讀好“菜”“園”兩個字,特別是“菜”的平舌音)認識菜園里的這些蔬菜嗎?( 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客觀性、激勵性評價,就是對的要具體,有分寸地贊賞,錯的要委婉地引導,積極強化)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到菜園里認識更多的蔬菜。
(二)認讀生字
1、創設情景,自主認字。
瞧,這里是天天菜園,圓圓菜園,青青菜園,里面有許多新鮮的蔬菜,我們一組去一個菜園參觀參觀。怎么參觀呢?我有個建議:(課件出示要求)
①仔細觀察,(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或者抱一抱)這是些什么菜?你覺得它們長得怎么樣?
②它們的名字就在卡片上,讀一讀,看誰讀得準,記得快。
下面就和你的好伙伴一起去吧,會讀會記了就回到座位上。
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教師把課堂設置成幾個菜園,擺設出貼上詞語卡片的蔬菜,孩子們在自讀詞語卡片的同時,也達到了抽象思維與直觀形象的統一。
2 、反饋自讀效果。
(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指名讀,每次師指一生讀5 -6 個,生評。老師對學生易錯的字做到心中有數,隨錯隨糾。
3 、認讀詞語中的生字。
①(課件出示生字),自己讀一讀,看誰讀得準,記得快。
②指名讀,可抽學習速度慢一點的學生,節奏可快一點。
4 、小結:小朋友們讀得準,記得快,真不錯。
5 、認讀不帶拼音的詞語。
去掉了拼音還會讀嗎?試一試,看誰讀得好。(指導讀出語感)
6 、讀兒歌,學生字。
● 今天我們認識了那么多蔬菜,你最喜歡哪一種,請介紹一下它的樣子。
● 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讀一讀兒歌,做到正確流利。(生自讀)
● 生齊讀,師指導讀好輕聲:“衣裳”、“燈籠”。
● (播放課件,五顏六色、光澤誘人的蔬菜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請看,這些蔬菜長得多好呀!
● 把你最喜歡的蔬菜讀給大家聽聽。
生自讀,指名生讀,師范讀,部分生讀等多種形式,師指導生讀出喜愛之情。在指導讀的同時,引導學生了解部分蔬菜的特點,如:蘿卜長在地底下,南瓜越老皮越黃等。
● 小朋友都這么喜歡蔬菜,那采點回家吧!(課件展示:小竹籃上有兒歌中的生字)不過,茄子娃娃說,讀準了生字,才能提著小竹籃摘蔬菜,敢迎接挑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