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教學實錄及反思
師:剛才大家的表現很好,通過自學讀懂了詩中詞語的意思,下面請大家找一句你最喜歡的詩句,用自己的話把它的意思說出來。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師生共同評議。
師:很好,小朋友們都能用自己的話正確,連貫地把自己喜歡的詩句的意思說出來,那么能不能把整首詩的意思也連起來說一說呢?
學生獨立練說→指名說,評議→同桌互說。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聽錄音誦讀,并展開想象的翅膀,想想哪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錄音朗誦,學生想象,此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說說,全班評議。
生:此時,我仿佛看到了柳樹發芽了,桃花開了,燕子飛回來了,還聽到鳥兒叫個不停,還有知了在唱歌。
生:此時你還看到了小朋友在田野里放風箏,聽到了他們的歡笑聲。
師:此時,你最想面對春天說些什么?
生:我最想說:“春天太美了!”
生:我想大喊:“啊!春天,你真迷人!”
生:我想對著春天說:“啊!春天,我愿做個像你一樣美麗,純潔的人。”
師:誰能把自己對春天的這份感情用朗讀把它表達出來?
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六、質疑問難
1、“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花落了多少,作者知道嗎?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2、全班討論、交流、評議。
七、自測自結
1、自測:對照學習目標,檢測一下自己,是否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可以通過做課堂作業本來檢測)
2、自結:學了這一課,你讀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讀懂的?
八、拓展延伸
“解題意→明詩意→悟詩境”這是學習古詩的最一般的方法,請大家用這種方法課后去自學幾首古詩。
【教學反思】
轉變教師的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整堂課來看“定向→自學→討論→交流→質疑問難→自測自結→拓展延伸”,教師只充當學生的引導者,促進者、鼓勵者,參與者和協作者,改變了以前那種“權威主義”,“話語霸權”的角色,而學生的學習主要靠自學,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學習的主動性。這堂課的設計比較精彩的是“交流、評議”這一環節,因為這兒出乎我的意料,我以為學生通過自學,分組討論,基本上能解決詩句中的詞語,可萬萬沒料到的是,學生不僅把詩中的詞語都理解了,能說出每句詩,整首詩的意思,而且把詩歌的意境這一教學難點體會得如此深刻,尤其是小朋友對春天說的話“啊!春真美呀!” “我愿做個像春天一樣美麗、純潔的人!”這使文章主題的升華在尊重文本的基礎上又超越了文本。由此我想到,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充分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