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乎乎的小手》課堂實錄與反思
生:蘭蘭你可真能干!
生:蘭蘭你可真勤勞!
生:蘭蘭你太能干了,我要向你學習!
師:我們的小手也可能干了,它還會變魔術,我們一起來做《手指操》。
課間小游戲:
一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個毛毛蟲呀爬爬爬;
兩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個小白兔呀蹦蹦跳;
三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個小花貓呀喵喵喵;
四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個花蝴蝶呀飛飛飛;
五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個大老虎“啊-嗚-”。
反思:課堂組織教學在低年級很重要。學習至此,長時間高度集中讓孩子們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疲勞。課間手指操,可以很好地緩解、調節學習情緒。
(四)課外延伸,感化心靈
師:聽到親人的夸獎,蘭蘭的心里美滋滋的,她也明白了全家人為什么都喜歡這張畫。
師:蘭蘭說的這句話該怎么讀?
(學生練習朗讀,讀出高興、自豪的語氣。)
(課件出示句子:
她高興地說:“等我長大了,小手變成了大手,它會幫你們做更多的事情!”)
師:當我們還是小嬰兒時,爸爸媽媽就悉心照顧著我們,陪我們一起在燈下讀書,帶我們去郊外游玩,生病時,背我們上醫院。爸爸媽媽,你們太辛苦了!
(課件逐個出示課后題,練習說話:
我替爸爸 。
我給媽媽 。
我幫老師 。
我為大家 。)
反思:情景再現,感悟親情,既進一步鞏固說話訓練,同時滲透思想教育。
師:課下,請小朋友親自給長輩做一件見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歌曲《我有一雙萬能的手》中結束。)
課后反思:
一年級學生年齡尚小,而且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為親人服務的意識。《胖乎乎的小手》小中見大,通過一張畫巧妙地夸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德。整篇課文充滿了家庭的溫馨情感,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故而學習本文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對于這樣一篇生活情趣盎然的短文,引導學生朗讀感悟,體味字里行間包含的融融親情無疑是教學的要點,在此基礎上,激活學生個人的生命體驗,將文本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最終達到語言學習與人格教育的雙獲益,成了本課力求突破的關鍵。
《胖乎乎的小手》寫的是家人都很喜歡蘭蘭畫的一幅畫。從爸爸、媽媽、奶奶說的三句話中,可以看出,蘭蘭是一個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孩子。這篇課文的內容很簡單,很形象,所以學生理解并不困難。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蘭蘭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品德。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勤勞、孝敬長輩的品德正是他們所欠缺的。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手”為主線,圍繞“全家人為什么這么喜歡蘭蘭的小手”設計教學環節。教學中,以“手”導入課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全家人為什么喜歡蘭蘭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導行,最后,我又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小手現在能做什么?將來又能做什么?整個過程注重學生的參與性,有說有寫,有演有畫,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讓學生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愛,使課文蘊含的人文精神轉化為引導學生良好行為養成的動力。另外,我覺得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要讓學生充分讀,學生肯定會有自己的感受。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加強讀的訓練以讀代析,讀中求悟。只有不斷地讀,才能不斷地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