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2(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
第一篇:第二組教學建議深圳市南山區后海小學 趙志祥 當我們還在第一組課文描繪的春色中流連,和學生們一起貪婪地沐浴春光、吮吸春的氣息時,一股濃濃的來自家庭的暖意已經向我們涌來,那就是親情。 四篇課文,篇篇讓人不忍釋卷,讀來回味無窮,細品感慨萬千。如《看電視》寫球迷爸爸放棄球賽,把電視換成奶奶愛看的京劇,而戲迷奶奶也關掉京劇,改換足球頻道;《胖乎乎的小手》寫蘭蘭不僅為爸爸拿拖鞋、為媽媽洗手絹,還給姥姥撓癢癢;《棉鞋里的陽光》寫賢淑的媳婦給婆婆曬棉被,美好的品質濡染了小峰那幼小的心靈,他竟然也給奶奶曬起了棉鞋,想讓奶奶更暖和;《月亮的心愿》寫珍珍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把盼望已久的郊游也放棄了……長輩的慈愛,令人感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晚輩的孝順,讓人欣慰,正是“烏鴉反哺”見真情。 現結合本人對新課標的認識和教學中比較實際的幾個問題談談個人粗淺建議。 一、總體設想 筆者建議,本組教學應該重點指導學生認認真真地朗讀課文,把識字教學、情感教育溶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之中。 二、朗讀感悟 (一)每篇課文都要預習。 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借助拼音把課文自讀2遍以上,上不封頂,教師要善于激勵學生多自讀課文,最好養成預習課文的習慣。 (二)適當范讀,多領讀。 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模仿是最好的老師”;盡管本組課文很優美,但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課文略微顯長,因此領讀就顯得特別重要。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力求讀得聲情并茂,讓聲入學生之耳,讓情入學生之心。領讀的次數可以多一點,但要有重點,對那些較長的句子、感情充沛的句子,要多次領讀。如,《看電視》中:“爸爸明明是個足球迷,卻把一場精彩的球賽關掉。”“奶奶不看電視只看我們,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秘密,到底是啥?不說你也知道。”《胖乎乎的小手》:“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我有那么多畫,您為什么只貼這一張呢?” “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拿過拖鞋呀!” “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 “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 “蘭蘭明白了全家人為什么都喜歡這張畫。”《棉鞋里陽光》:“奶奶的棉被一點也沒濕,干嗎要曬呢?”“棉被里有棉花,讓陽光鉆進棉花里,你說暖和不暖和?”“于是,他輕輕地把奶奶的棉鞋擺在有陽光的地方。”“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陽光呢!”《月亮的心愿》:“明天孩子們去郊游,得去跟太陽公公商量商量,讓明天有個好天氣。” “只見一個小女孩正在照顧生病的媽媽。” “明天還是和大家一起去玩吧!” “可是,醫生說您的病還沒好呢!” “我去跟雷公公說說,明天還是下雨吧!” “兩天后的一個艷陽天……”這些句子,或者比較長,學生難以把握它們的邏輯停頓;或者是課文的重點,含意深刻,學生難以表達它們的情感。這就需要老師的幫助了。只有領讀,而且要多領讀,才能使學生感知語句間的邏輯停頓,感舞語句的思想意蘊;在領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反復朗讀,學生就能把握語句的邏輯停頓和情感,并通過自己的朗讀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 (三)讓親情打動學生和老師 筆者認為,本組朗讀教學不要在朗讀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點放在情感體驗和情感投入上。只要把自己融入課文的情境之中,任何一位老師都會把課文讀得聲情并茂,那怕你的普通話很不標準,那怕你的嗓音一點也不甜潤。不少老師都聽過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的課,他是“標準的萊陽普通話”(于老師戲言),但他讀《倔強的小紅軍》,就能感染得聽眾為之動容,讀《狐假虎威》就能把聽眾引得捧腹,讀《月光曲》就能把聽眾帶入月夜的幽靜之中。為什么呢?因為他是在用心朗讀,在用情朗讀,當他全身心地投入時,進入聽眾耳朵的是課文的語句,但隨之涌入聽眾心中的則是濃濃的情。 《看電視》這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馨之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朗讀時,到了精彩處,如“奶奶不看電視只看我們,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您是否會忍俊不禁卻又感慨萬千甚至眼含熱淚呢?朗讀《胖乎乎的小手》,不僅要有對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美好品德的贊美之情,而且要讀出濃濃的家庭溫馨,將所有的情感都體現“笑著”兩個上。《棉鞋里的陽光》中,媽媽體貼奶奶,給老人曬棉被,賢淑的舉動感化著小峰幼小的心靈。當我們朗讀時,充溢我們心田的應該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達在我們口中的應該是媽媽曬棉被、小峰曬棉鞋時的真誠和對母子倆關心、體貼長輩這一美好心靈的贊頌。《月亮的心愿》中,月亮都被珍珍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盼望已久的郊游的事感動,我們何嘗不是呢? 本組課文情深意切,我們應該與學生們一起走進課文呈現的情感世界,和學生們一起用深切的感情朗讀課文,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親情,用我們體驗的親情感化學生,用文中描寫的親情情境感染學生,再用學生領悟的親情感悟課文,我們“入情”,學生們“入境”,真正達到“入境始與親”。在一片濃濃的親情之中,74個生字將不再是攔路虎,而是迎接學生走進親情世界的74朵鮮花。在一片濃濃的親情之中,反復朗讀,家庭的溫暖、親情的溫馨自然能留存于學生心中,愛自己的家、愛父母、愛家里的每一個人的情感和舉動,也一定會源于孩子們幼小的心靈。 三、生字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