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自我 體驗成功──《語文園地三》教學有感
(學生紛紛舉手,積極性很高。就連平時很少舉手的后進生s12也躍躍欲試。h請他來說。)
s12: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大家把他說的詞語讀了兩遍,他顯得更興奮了。)
s13: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s14:大大方方、歡歡喜喜。
s15:紅紅火火。
s16:辛辛苦苦。
……
【討論】
1、新課標提倡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本案例中通過哪些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復習的興趣,來獲得成功的體驗?
2、如何把握積累與運用的聯系?
3、如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引導學會積累好詞好句?
【簡析】
1、開放展示的舞臺,讓學生獲取成功的體驗:
如同桌間互讀詞語,每個學生能夠在交流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之后,在開火車讀詞、小老師帶讀、男女挑戰讀等多種競賽活動中,學生有了更高的學習積極性。在讀詞的過程中,學生有了很強的主體意識。s2能準確地指出s1出現的讀音錯誤,還能當小老師幫助s1糾正讀音的錯誤。學生當小老師的過程就是一次展現自我、體驗成功的過程。再如,老師鼓勵學生照樣子說說疊詞,說得好就能當小老師帶大家讀。這不僅給學生拓展思維的空間,也是一次再積累好詞的機會。
2、設置積累的平臺,構建運用的階梯:
在新課程中注重學生的積累感悟。改進的第二冊教材中,“日積月累”給學生積累好詞好句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但如何啟發學生在說話、寫話的過程中運用好詞好句也同樣重要。因此,h讓學生用自己喜歡詞語說一句話,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好詞來說完整句。首先,學生圍繞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內容不受限制,有更廣闊的說話空間。其次,從詞到句是學習中的一個層次性的飛躍。如s6開始運用“冰涼”說一句話時,只說了一個短語“冰涼的雪碧”。在h的引導下,他把它擴充成了一個完整句“我喝了冰涼的雪碧,真舒服。”積累詞、句是語文學習的起步,學會運用是更高的一個層次。
積累不應局限在課本的好詞好句,應把它延伸到廣闊的課外。對于低年級學生的積累,可以從好詞著眼,逐步提高到好句的摘錄。一方面激發學生積累的興趣,另一方面需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的方法做具體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