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實錄
【教材說明】《小壁虎借尾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事,并且告訴孩子們有關小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知識,語言生動形象,兒童讀起來感到親切有趣。
【教學對象分析】
小學低年級兒童,抽象思維能力差,好奇心強,無意注意占主體,任何新鮮事物的出現都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為了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中來,在教學中,我利用了實物投影、實物(小金魚)、簡筆畫、小壁虎圖片以及音樂磁帶和頭飾等生動形象的教具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從大量形象的感知中,逐步掌握課文的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及文中重點詞句,理清課文條理,會用部分生字口頭組詞,擴大詞匯量。
2、能力目標:
⑴ 指導學生看懂圖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
⑵ 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自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⑶ 培養孩子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看圖說話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采用不同形式的自讀、朗讀、品讀,讓學生從文中悟情;懂得尊重別人,說話要講禮貌,并對學生進行禮貌教育。
【教學重點】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功能。
【教學難點】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解題,明確重點
目的:
理解詞語,激發興趣,引導質疑。
揭示課題。
師:“借”是什么意思?
生:“借”是暫時使用別人的東西。
師:通過讀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生:通過讀課題我知道課文講的是小壁虎借尾巴的事。
師:讀完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生:我想知道小壁虎向誰借尾巴?
生:我想知道小壁虎借到尾巴沒有?為什么?
師:孩子們,你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弄懂的內容。
二、初步感知全文
目的:
理清作者思路,了解課文的大意。
教法:
請同學們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觀看課件。
三、分段精讀,以讀為主,以讀促講
目的:
通過質疑激發學生興趣,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在通過聽、說、讀、思、問等多種能力的訓練,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和作用。
師: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課文從哪到哪是寫這個問題的?
生:課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是寫這個問題的。
(指名讀第一、第二自然段,再講一講你讀懂了什么?然后用小壁虎和蛇的圖片演示小壁虎的尾巴是怎樣斷的。通過這一圖示法使學生認識到小壁虎的尾巴容易斷,這樣可以起到保護自己性命的作用。)
出示斷了尾巴的小壁虎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呢?
生:沒有尾巴多難看呀!
師:誰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出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培養學生有條理地組織語言的能力。)
生:因為沒有尾巴很難看,所以小壁虎要借尾巴。
生:小壁虎之所以要借尾巴,是因為沒有尾巴太難看了。
師:你們說得可真好!
師:這時小壁虎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生:很難過,很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