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太陽》教學實錄
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學生用“加一加”的辦法、猜字謎的方法等,效果較好。通過“摘果子”的游戲,在認字環(huán)節(jié),就讓學生多次見面:借助拼音讀,去掉拼音讀,讀詞語等。多次見面,必然有利于記憶。
2、正確處理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的關系,既使學生學得主動,又滲透了學法指導。如:
⑴ 初讀課文,老師提出:“第一遍讀課文應注意什么?”(實際上引導學生提出讀的要求)
⑵ 再讀課文,老師問:“你建議怎樣讀?提點什么建議?”
⑶ 指導讀第二、二段,用學生教老師讀的方法。老師說:我也想讀,誰愿意教老師讀第二、三段?誰愿讀長句子?第三段誰和我比賽讀?”(民主的氛圍,巧妙的指導,激勵的效果)
⑷ 指導讀最后一段,讀后讓學生說,你想畫什么顏色的太陽,為什么?(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予以鼓勵:“有的小朋友都會編課文了。”)
3、讀書指導:初讀──一段一段地讀──再讀全文,重視讀整篇課文,方式多,有層次,指導細。如,抓了兩處長句子的指導。
可以改進的地方:放得不夠,特別是讀了最后一段,讓學生說說想畫個什么顏色的太陽,為什么?放開說,會更精彩,想象力、語言能力、人文內(nèi)涵都出來了。若時間不夠,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可放在第二課時。寫字指導針對性再強些,更具體些,時間再多些。(崔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