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鄉教學案例
【理想描述】
在小學階段,要上好一節“閱讀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認為一節好的閱讀課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不能丟掉語文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這樣一種特點。小學生正處在打基礎的階段,如果不會認字,不會寫字,不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實際上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
其次:重視對文本的深入解讀。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利用各種資源去深挖教材,解讀教材,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課堂上深入淺出,帶領學生去感受課文。
再次:語文是基礎工具學科,掌握語文這一交際的工具,主要的途徑在于運用,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也應該把語文課堂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學語文、用語文。
最后;教師應該在學習方法上給學生以有效的指導。例如:在提問上,我們的問題是能真正引起學生思考的。對學生的點撥應該簡短有效。在設計練習時, 應該與上課的內容密切結合,起到檢測學生的目的。
我認為低年級一節好的閱讀課應該達到以下的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中識字、學詞。這一點也體現了語文基礎性學科這一特點。在識字的過程中,注重識字方法的歸類,例如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等。
2、通過朗讀和借助圖畫閱讀,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積累好詞好句。
3、在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訓練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語感。
家鄉,是我們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你的家鄉也許風景如畫,也許景致一般,但在家鄉人的心目中都是美的。人教版語文第二冊24課《畫家鄉》中,課文以濤濤、山山、平平、青青、京京畫的自己美麗的家鄉,向我們展現了我們祖國的美麗風景。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富強,愛家鄉實際上也是熱愛祖國。因此我把本課的目標確定為有興趣的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言。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寫字。
【實踐呈現】
師:同學們,我們都有自己的家鄉,我們都愛自己的家鄉,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課文中的幾個小朋友,他們的家鄉是怎么樣的?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4課《畫家鄉》,請大家看老師板書課題:畫家鄉 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走進課文中美麗的家鄉吧。(配合多媒體演示,師范讀課文。)
師:老師從你們的眼神中看出,大家都被課文當中五位小朋友美麗的家鄉所迷住了,下面就請你們自己小聲地朗讀課文。
生: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
師:課文中有許多生字朋友想和大家見面呢,請你們畫出文中的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生:同學們在課文中把每個生字朗讀兩遍。
師:教師出示生字。提醒大家容易讀錯的字。
生:開火車組詞朗讀生字。
師:把這些生字寶寶放到課文當中,你還會讀嗎?請大家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