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看花燈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認識雙人旁,會寫“年”,朗讀兒歌。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提高自信心,掌握更多的識字方法。
3.了解元宵節(jié),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習興趣。
4.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并運用到對課文的學習中,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識生字15個。
2.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讀出詩歌的音韻美。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具準備: 花燈圖片、燈籠生字卡、生詞卡片、課文朗讀磁帶、學生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入新課。
1.同學們,大家在課下都找了許多關于元宵節(jié)的材料,誰愿意把你知道的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有許多民間活動,如:踩高蹺、劃旱船、舞獅子、看花燈等。)還有許多同學想告訴大家自己知道的一些小知識,那就請同學們互相說一說吧!
(評析:在導入的設計上,老師采取了交流學生搜集的材料的形式,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創(chuàng)設了一種和諧的學習氣氛。在交流時老師還注重了對學生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2.大家見過花燈嗎?什么樣子的?
花燈的樣子可多了,看(展示花燈圖片。)
3.好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兒歌:看花燈。
(評析:通過各種花燈的彩圖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從而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測試生字,展開小組合作學習。
1.老師范讀,學生可以跟著老師小聲讀。
師:誰愿意評評我讀得怎么樣?(學生對老師的范讀進行評價。)
(評析:學生對老師的范讀進行評價,體現(xiàn)了師生之間和諧的學習氣氛。)
2.師: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把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劃下來。(學生讀課文,劃生字。)
3.師:同學們,當我們碰到不認識的生字時,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呢?(學生回憶識字方法。)那就請大家來運用這些方法學習自己劃下來的生字。
(評析:這是老師安排的第一次識字,讓學生利用拼音或向同桌同學詢問等方式方法展開自學,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個別化教育。)
4.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恋幕簦銈冊敢獍阉鼈儙Щ丶覇幔孔屛覀円黄饋碚J識一下吧!(老師出示本課生字,把學生不會的生字隨機貼在黑板上。)
師:這些生字同學們還不太認識,那我們就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一學吧!(學生分組學習。)
(評析:低年級學習的重點是識字,在這里老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記字方法進行識字,既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的能力,又擴展了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用自己喜聞樂見的形式學習生字,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5.師:現(xiàn)在讓我們大家一起輕松一下,做一個照鏡子的游戲,好嗎?(學生用自己的生字卡片,互查生字。)如果你旁邊的同學能順利地找出生字,就請你獎勵他三顆小星星,如果他是在你的幫助下完成,也可以獎勵他兩顆小星星。
(評析:學生之間展開評價,使每個學生學會互相欣賞,并且能夠適時地給別人贊揚和鼓勵,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