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媽媽笑了·教學片斷
片斷 一、圖片引入、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給你帶來了新朋友,看你們認識他嗎?(出示燕子的圖片)能說一說你對燕子的了解嗎?看老師寫這兩個字,你們認識嗎?(在學說出之后,讓生來談一談自己平時是怎樣來認識他的?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相互啟發,習得更多的學習方法)還有一個新朋友,你們認識嗎?(出示小燕子的圖片)對了是小燕子,然而在燕子媽媽和小燕子之間又會發什么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
[評析:這個環節的設計,力求體現學生興趣與學法指導的有機結合。既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新知的學習,又讓學生在高漲的學習興趣中,獲得好的情感體驗。]
片斷二研讀深入,品讀課文
生字讀好了,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來讀一讀這個故事。下面請同學們再來讀讀書,想一想課文到底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1、學生自己讀文,了解故事的大體內容。
2、小組的同學間相互說一說對于故事自己了解到的內容。
3、匯報自己通過讀文自己知道的內容。
4、老師適當小結:課文講了小燕子在燕子媽媽的啟發下,到菜園里去看一看茄子和冬瓜有什么不一樣的事。是啊,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呢?現在就讓我們也來做一只可愛的小燕子,讓我們也飛到菜園里去看一看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樣?現在老師就是燕子媽媽,你們可就是小燕子了,來動動你們的小翅膀讓媽媽看看,好!好孩子,你們快點飛到菜園里去看一看他們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吧!
5、學生自由讀書,發現茄子和冬瓜的不同。
6、孩子們,你們發現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了嗎?快來告訴媽媽。
[評析:這樣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很好地體會了小燕子的感受,而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也不僅僅體現在對語言文字的單純讀,而是體現了一個知識內化,從而不斷進行外化的過程。]
7、學生匯報自己的閱讀分配體驗:
a:
生:媽媽,媽媽我發現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師:誰也發現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也把你的發現告訴媽媽。
生:媽媽,我也發現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師:你真了不起,你也發現了這一個特點,那你用手給媽媽表示一下你看到的冬瓜到底有多大,茄子到底有多小嗎?
生:用具體的動作來表示自己對自己看到的事物的理解。
生評價。
師:你們的眼睛可真亮,誰再來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媽媽。
生激情說出自己的發現。
[評析:當學生真正地把自己看成急于找尋答案的小燕子時,他們對于自己在文本中的發現會著急地說出來,當然這些發現(文中的句子)在說出來時也就融入了自己的獨特體驗。從而實現了不知不覺中訓練了語感。]
b:
師:誰還有不同的發現?
生:我發現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師:是嗎?誰也發現這一點了,快點也來告訴媽媽!
生:媽媽,媽媽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生:媽媽,媽媽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