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學實錄片斷賞析
在上完公開課《小松樹和大松樹》之后,我深入學生中間檢查了幾位成績一般的小朋友的讀書情況:
生1:山上有……(不會讀)
生2:小松樹對大松樹說:“喂(讀成w
i)朋友,你看你看(重復)我長的多高哇(讀成ya)!……
生3:你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你托起來的呀!(輕聲讀不準)。
我實在是沒有心情檢查下去。
反思
究其失敗的原因是沒有關照到每一個學生獨有的個性需求,而只是為了追求課堂的花哨熱鬧以及聽課者的好評,而忽略了學生個體的發展和需求,最終的結果是在教師劃定的這條五彩斑斕的“成功”之路上,只有少數幾個小學生能夠會讀書,大部分學生不知怎么讀書。
課程改革以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作為一門獨特的語言學科,我們的小學第一范文究竟應該以什么面目呈現給孩子們,如何讓每個學生都會讀書?在之后不斷的思考探索中,我逐漸悟出,語文教學的成功之道實際上很簡單,多給學生讀書的機會,多給學生信心,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成功,親自去探尋只屬于他自己的快樂。
改進
生:山上有一棵……
師:別緊張,接著讀好嗎?
生:山上有一棵……小松樹,山下……有一棵大松樹。
師:有進步了,能再讀一遍嗎?
生:山上有一棵小松樹,山下有一棵大松樹。
師:又進步了,能把這些字音讀準了,我相信你能把這句話讀得正確流利。
生:山上有一棵小松樹,山下有一棵大松樹。
果然如此,這位學生臉上露出了絲絲笑容,別的小朋友也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學實錄案例
師:請小朋友一起讀課文最后一段。
生:(齊讀)小松樹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
師:“慚愧”是什么意思?
生:“慚愧”是“不好意思”的意思。
生:“慚愧”是“難為情”的意思。
師:小松樹為什么感到難為情?
生:他知道自己錯了。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從“小松樹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這句話看出來的。“低下了頭”說明了他不好意思。
師:開始,小松樹是怎么樣啊?
生:他以為自己長得高。其實是大山托住他的。
生:他以為自己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就看不起大松樹。
生:他很神氣,以為自己了不起。實際上是他長在山頂上才顯得那么高。
師:小朋友真聰明。起初,小松樹就不應該看不起大松樹,不應該自高自大,所以他覺得慚愧了。后來小松樹的想法又怎么會發生變化的呢?
生:是風伯伯教育了他,使他明白了這個道理。
師:現在,小松樹會怎么想呢?
生:我剛才真沒禮貌,我要向大松樹說對不起。
生:如果沒有風伯伯教育我,我還真以為自己長得高呢!
生:謝謝風伯伯,是你讓我知道了,我能看得遠,是大山爺爺的功勞啊!
生:要是我也長在山下,和大松樹長在一起,他肯定比我高多了。
生:如果他也長在山上,他會比我看得更遠。
師:小朋友們說得很好,小松樹知道自己錯了,他以后一定會改正錯誤,做一棵謙虛的小松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