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教學案例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孩子,正是熱情、純真的時期,他們很容易被感動,所以在此時期進行人文熏陶和情感滲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奶奶,大多數孩子都得到過奶奶的關愛,所以這片課文的朗讀和理解并不難,教師可以緊緊抓住生活實際,讓孩子親身體驗,在讀中感悟。
【教后反思】
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教學活動中運用插圖、鏈接生活,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進情境,說出心里話,注重置師生于課文、作者、情景之中。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讓學生身處“情感的課堂”。針對課文情節性強的特點,教學中除了注重實現“文本對話”,還注意了用表演的方式來再現課文內容,并且設計口語交際環節,增強了文本的完整性、擴展性,拓寬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增加了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同時又能實現情感目標。學生入情入景的學習體驗真正做到活化課文的語言,使得表達能力就得到發展。
語文教學不僅要育人以知,更要育人以情、育人以魂。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不僅是掌握知識過程,更是感悟語言文字所飽蘊著的真情與美麗的過程,從而在學習語文中,學習做一個有豐富情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