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和星星》教學設計與解析
教學要求:
1.寫好兩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
2.通過讀書展開想象,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體會兒童生活的情趣,引發兒童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關注和熱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生活的情趣,引發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關注和熱愛。
2.通過借助多媒體演示的情境,緊扣詞句,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觀察、想象、朗讀有機結合,感受意境之美、語言文字之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收集夏天的鮮花以及星星圖片、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復習生字詞認讀情況。
指名讀、齊讀。
【字音未讀準的,老師應及時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或請伙伴幫助糾正,再帶領全班學生讀一次,以強化認識。】
3.通讀課文。
【通讀課文,整體感知感知課文內容,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
二、感悟語言
(一)學習第一節詩。
1.(投影出示:滿地鮮花圖)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好看的圖畫,想看嗎?
(學生齊:想看)想看,就得認真的看,看后,老師要請大家說說圖畫的內容以及圖畫給你的印象的啊。
2.交流發言。
【看圖是為課文教學創設情境。學生說話時,老師應鼓勵孩子大膽地說,要說完整的話,不僅要說我看到了什么,還要說出鮮花多和美的特點。語文學習包括對語言的訓練,我們不但要教孩子認識會寫很多的字應付考試,也要讓孩子會概括,會說一句甚至一段完整的話。這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也尤為重要。語文課不同于其它課,只要孩子說話,就要關注,既要引導孩子說完整的話,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表達清楚、明白,還要注意把話說得漂亮些。學生說的肯定不如書上的好,安排此環節目的就在于此,即讓學生感到自己表達上的不足,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強烈欲望。為課文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3.小結,過渡。小朋友們說得真不錯,這些都是夏天的鮮花,真的是太漂亮了。有一位小姑娘也很喜歡這些鮮花,還被五顏六色的鮮花深深地陶醉了,于是她寫了一首小詩。這首小詩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想學嗎?好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小作者是怎樣描寫她眼中的鮮花的。
(1)(出示第一小節)引導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第一段。
提醒小朋友們開動腦筋讀課文,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邊讀邊想,養成帶著問題有目的讀書的習慣。】
(2)交流:你知道了什么?你從哪兒知道的?該怎么讀?
預設:
○我最喜歡夏天滿地的鮮花。
評價引導:什么是“最喜歡”?怎樣讀就把特別特別的喜歡的感情讀出來?誰來讀?
指名讀,賽讀,齊讀。(應加重“最”的語氣)(我聽出來已經有喜歡的味道了,能再喜歡一點嗎?喜歡再多一點,再多一點!范讀提示)
你能用最說句話嗎?
【理解“最”的意思,可先讓孩子試著用自己的知道的詞語來理解最的含義,大部分小朋友會說出特別喜歡的意思。接著引導他們感受他們之間程度不同,最喜歡的感情比喜歡的程度要深得很多。之后趁熱打鐵,利用學生對“喜歡”和“最喜歡”在喜歡程度上不同的理解,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他們之間的差別。怎么讀?讀時抓住最,就在這個字上下功夫。你可以加重最的語氣,可以帶著濃濃的感情來讀好這個字,還可以邊讀邊體會,邊讀邊想你是多么的喜歡啊。在小朋友讀的過程中,老師也要注意提高小朋友的積極性,及時表揚。如:我聽出來了你是多么的喜歡,還有誰能讀得比他更喜歡呢?從而轉為競賽朗讀。通過多種方法朗讀小朋友的積極性很快就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立即活躍起來。利用已有的感知來朗讀出不同的感覺是個比較好的方法,它的最終目地也是為詞語理解而服務。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還不夠,我們要將學到的東西及時運用,即,將書上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生成為自己的語文素養。為此,教學安排了用“最”來說句話的環節,以實現語言的內化與積淀,學以致用是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