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多媒體課件出示小鳥圖片,師:“小朋友們,你看到了什么?覺得它怎么樣?”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小鳥”,“愛”。
二、新課。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93頁第一自然段描寫小鳥的句子,同桌互讀互評,教師指讀并進行朗讀指導,體會小鳥的可愛。
(2)播放多媒體課件,小鳥在樹林、藍天自由飛翔及小鳥被關進籠子里的畫面。教師進行解說并與課文內容銜接:這么可愛的小鳥,姑媽把它送給了我。我把它放進籠子里,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它一動也不動。我很著急,不知怎么辦才好。提問:“小朋友們,小鳥這是怎么了?”學生回答。
(3)播放課件“我很著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指導“著”字的讀音,學生體會朗讀,教師指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播放課件鳥叫的聲音,師:“就在我著急的時候,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回答問題。
(2)出示句子“那聲音聽起來多焦急呀!”,學生想象朗讀,教師指讀,自由練習,再指讀。體會鳥媽媽的焦急心情。
(3)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教師調動學生情緒,引導學生想象小鳥和媽媽相見的情景,組織同桌練習說話,感受小鳥和鳥媽媽的想念之情。
(4)學生朗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使感情升華。
(5)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小鳥的可憐,激發學生放小鳥的欲望。“看見小鳥這么可憐,這么無助,這么痛苦,你有什么想法?”學生回答。板書“憐”,“放”。
(2)引導“課文中的小男孩和你想的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關注小鳥的命運!”。學生朗讀三、四自然段。
(3)課件出示小鳥和媽媽一起飛向藍天的圖片。“你看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樣?”,讓學生帶著高興的心情讀最后一段。(配樂朗讀)
三、拓展,延伸。
1.學生展示帶來的鳥類資料和圖片,向大家介紹自己認識的小鳥,加深學生對小鳥的喜愛。
2.教師播放人類殘害小鳥的圖片,進行簡要說明,引起學生對殘害小鳥行為的憤怒。同時,教師簡單介紹小鳥與大自然和人類的關系,說明小鳥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
3.延伸:這節課,老師希望小朋友們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能帶著思考走出課堂,走到生活中,到生活中去尋找更多的答案!(課件出示:鳥是人類的朋友)
板書設計:
15.放小鳥
愛——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