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識字3》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二、鼓勵孩子個性化朗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學生、教師、文本、情感之間的一種對話方式。在朗讀過程中,我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充分利用多種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讀、齊讀、導讀)的形式,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朗讀的評價,善于用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引導學生多元化的朗讀感悟,從而既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又正確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感悟。
三、巧妙地滲透說話訓練
從教材入手,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練習仿說,拓寬學生的思路,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在練說中不作統一要求,尊重學生,鼓勵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對于不同層次學生的發言給予相應的鼓勵。
四.利用生成資源,進行語言積累。
識字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綜合訓練的過程。在教學中,我能及時利用學生所說的動詞,編成兒歌,作為課中操,不但積累了動詞,又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這既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五、悟中識字,感受漢字形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