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j q x》教案
一、教材分析
《j q x》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部分第六課。這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在讀準聲母j、q、x 的音,并能正確書寫的基礎上,能正確拼讀j、q、x與ü組成的音節,知道j、q、x與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并能正確認、寫b、d、p、q四個聲母。這兩個環節的教學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這一課的插圖,立體畫面清楚地勾畫出了以下情境:星期(q)天,媽媽用洗(x)衣機(j)洗衣裳。畫面上的洗衣機體現了現代化走進了千家萬戶,但旁邊還畫了一個小女孩在洗手帕用意為何呢?圖中的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熱愛勞動,這對同齡人來講,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此圖的思想內涵就不言而喻了。執劍起舞的戲曲演員表音,雙劍交*表形。眾所周知,戲曲是我國文化百花園中的奇葩,京戲更有“國粹”的美稱。看到這幅圖,學生不僅能學會字母,還能了解到源遠流長、多姿多彩的華夏文明,受到文化的熏陶。
j q x與ü相拼的規則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編者創造性地設計了一幅具有童趣、精美的畫面:熊貓愚愚ü見了好朋友j q x,連忙先摘下墨鏡(即ü上兩點)再與他們握手致意。不僅讓教者輕而易舉地突破了不易解決的難點,孩子們看了熊貓摘下的墨鏡就心領神會地知道了j q x與ü相拼必須去掉兩點的拼寫規則。同時,畫面還無聲地熏陶著孩子與他人交往要講文明禮貌,同伴相見要握手致意、互相問好。
二、設計理念
在設計上,以學生為本,發揮情感育人的功能,創設情境,使拼音教學趣味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喜歡拼音,樂于和拼音交朋友。
1、情境中體驗,心靈中融合。將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內容貫穿在實際生活之中,借助情景激發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愛好。在童真,童趣中教師與學生心靈融合,平等對話,摒棄脫離學生感情基礎的空泛的說教,注重情感的滲透。通過情境的營造,視聽感觀的感受以達到學生心靈與學習內容相結合的境界。
2、快樂中學習,活動中表演,歡笑中教育。讓教與學盡量在游戲中展開,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與輕松,在歡笑中傳遞各自獨特的體驗。
3、合作中探究,規律中求知,想象中創造。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授之以漁。教師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好的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創造識音記形的好方法,同時拓展學生思維和想象空間,
三、教學目標:
1.學會聲母j、q、x,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聲母的樂趣,把握音形結合的學習方法。
2.能正確拼讀j、q、x與i、ü組成的音節,并知道j q x與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
3.從小朋友看到媽媽洗衣服、自己也學著洗手帕的情境圖中,滲透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教育。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j q x的正確發音。
2、j q x與單韻母的拼讀。
3、b與d, q與p的區分。
五、教學預備:
情境圖,表音表形圖,以教材第24頁的圖為素材制成的多媒體課件,節奏舒緩、悠揚動聽的樂曲,色卡紙剪好的半圓(c)和豎(l),以及小猴u、小熊ü、小貓x、小豬q、小狐貍j的頭飾。
六、教學時間: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