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一冊《家》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把學生引入課文,讓學生的情感融入課文。)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積累。
1、大伙的名字都認識了,大自然的寶寶都出來好一會了,我們送他們回家好嗎?請小朋友再讀課文,記住自然寶寶的家。
2、(出示圖)老師把他們的家都帶來了,看一看、說一說,你想先送誰回家?能說說為什么嗎?(學生自由說,上臺送自然寶寶回家,然后在字卡中找家的名字貼在圖上,說一說我把誰送到了哪里。)
3、你還想送誰回家?為什么?(讓學生充分說。)
請你們一起上臺來送他們回家,說一說你把誰送到了哪里?它的家在哪里。
4、感謝小朋友將大自然的寶寶送回家,你看他們在家里多高興呀!
①種子寶寶你到家了嗎?你的家在哪里?
②小魚寶寶你到家了嗎?你的家在哪里?
③白云寶寶你到家了嗎?你的家在哪里?
④小鳥寶寶你到家了嗎?你的家在哪里?
(設計意圖:送大自然寶寶回家,其實是學生讀文后自主理解、感悟的展示。)
5、你們覺得自己的家好嗎?在四人小組內,向大伙介紹自己的家,夸夸自己的家。
6、學生相互介紹。
7、都覺得自己的家好,有沒有勇氣向大家夸一夸自己的家?
(學生向大家夸自己眼中的家。)
(設計意圖:讓孩子夸家,就是讓他們敢喜、敢想、敢說,并用個性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8、小朋友們,聽出來了嗎,誰的家最美?
又要爭起了,這樣吧!請大家練一練,誰把自己的家讀美了,就說明誰的家最美。(課件5出示課文第一句。)
9、學生自由練讀。
10、準備好了嗎?(比賽讀)師生共同評價。
11、白云寶寶一起讀,小鳥寶寶一起讀。
魚兒寶寶游起來。(師帶動作)
種子寶寶長起來。
白去寶寶飄起來。
小鳥寶寶飛起來。
12、老師聽出來了,大自然寶寶都很喜歡自己的家,小朋友我們也有家呀!來,讀一讀。(課件6出示課文第2句話。)
⑴齊讀。
⑵我們有個共同的家就是——祖國。
⑶出示詞卡——祖國。指讀、齊讀。
⑷想看看我們的祖國嗎?播放錄像。(課件7出示祖國各地秀麗的風景圖片。)
⑸看了錄像,小朋友們,你們想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片,讓孩子感受祖國的美,激發學生對祖國的愛。)
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句。
⑺其實,大自然和我們的祖國都很美,小朋友,你們能把整首詩連起讀的像剛才那么美嗎?
⑻學生練讀。
⑼比賽讀、表演讀。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在其中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因此我創設了一定的情景,讓孩子們由讀通到讀熟再到讀懂、讀出感情。)
四、拓展訓練,內化延伸
1、小朋友,其實我們也能做詩人呢!(課件8:出示一些詞語)你先來讀讀這些詞語的音,然后連起來,組成一句句小詩。
夜空是星星的家,
森森是小鹿的家。
草原是馬兒的家,
大海是浪花的家。
2、你腦子里還藏著這樣的詩句嗎?
沙灘是貝殼家。
教室是桌椅的家。
……
3、愿意用筆將這些小詩句記錄不來嗎?好,老師等著看同學們的小詩。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因此我根據教材內容,讓孩子們學做小詩人。)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趣味識字,結合圖畫自主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