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預案
5、學生自讀,把課文讀準、讀通、讀順。并自學課文中的生字。
6、小組長檢查本組同學的生字和課文的朗讀情況,然后匯報。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學生練讀課文,認為給怎樣讀就怎樣讀,并想想為什么要這么讀。
2、指名讀,學生評價,自己說說為什么這么讀。
3、通過剛才的朗讀你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學生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解答,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4、想辦法:如果烏鴉旁邊沒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學習三個獨體字“石、可、辦”注意“辦”字的兩個點的書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實踐活動
1、探究活動。
分小組進行,合作完成烏鴉喝水的小實驗。
2、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體會“漸漸”一詞的含義。
3、比一比,看誰想的辦法比烏鴉的好。同時也可隨學生說的進行演示。
三、識字寫字
1、學生自己在課文里找到要求會認的和要求會寫的字,連詞勾劃,再讀一讀。
2、指導”喝、渴“兩個字的區分。
它們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怎樣記住?(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點水旁)
3、小結:我們通過形近字比較識記生字。找一找,生字中還有哪些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字形相近
?你能用這個辦法學習其它生字嗎?
4、學生匯報。
四、寫字指導。
1、復習筆順規則: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中間后兩邊。
2、找一找,哪幾個字寫的時候是從左到右?
(法、找、許)
3、這幾個字的結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旁邊 許多 小石子
板書設計:
烏鴉喝水
教后反思:在理解“漸漸”的意思時,如果教師直接就告訴學生:“漸漸”就是慢慢的意思,
學生對詞語的感悟也許就只能停留在字表面上,不夠深刻。在這一片段中,教師是逐步啟發學
生,先是從學生感悟中說說詞的意思,也許學生并不能把心里想法說得很準,這時,老師就讓
他們用換詞的方法來理解,用淺顯易懂的詞語來解釋新詞的意思。這種理解建立在學生已有的
知識水平上,學生容易接受。接著讓學生親自體驗“漸漸放下來”,通過實踐,既檢驗了學生
掌握的情況,又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記憶。最后讓學生用“漸漸”說一句話,學
生在說話的過程中掌握了詞語的運用。此設計符合學生認知事物的規律。
20司馬光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慌、假”的字形;讓學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定向。
(1)讀通課文,提出要求。
(2)思考:誰砸缸救人,請介紹一下這位名人。
二、自學課文。
要求劃下新詞,思考問題。(老師來回巡視,指導困難生發現問題,幫助解決)
三.練習。
(1)讀通長句。
(只聽撲通一聲,一個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腳下一滑,掉進了旁邊一個盛滿水的大缸里,一
下子就沒了頭頂。)
(2)給課文標段號。
(3)理解誰砸缸救人?介紹司馬光。
(清楚“復姓”兩個字)
(4)說話練習:“司馬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