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預案
在現有生活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積極思維,展開想像,大膽創新,展示個性。
其三:教師要敢于跳出編者和自己以前的思維定勢的"套子",帶領學生大膽地進行改革創
新。允許教師根據對教材的獨特見解,靈活運用教材,處理教材。我想,這也是編者愿意、樂
意看到的。
21稱 象
教學目標
1、認識“稱、象”等13個生字,會寫“再、象”等6個字。能用“一邊……一邊……”說話。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對話表達的意思。
3、喜愛曹沖這位愛動腦筋的想辦法的小朋友,能從他稱象的故事中受到啟發。
4、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表達能力,愿意主動給家人講《稱象》的故事。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難點:“象、像”的書寫;“腿、微”的字形;理解課文中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準備:字詞卡片,演示曹沖稱象過程的投影片或實驗材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那你們見過稱大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
古時候稱象的故事。(板書:稱象)適時認識生字“稱、象”
2、板題質疑: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識生字“稱、象”圍繞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誰
稱象?為什么稱象?怎么稱的?)
(由課題的出示,引發學生思考質疑,。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自由讀文,畫出生字,了解內容。)
1、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畫出生字,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掉字。
2、指名讀課文。強調重點字的讀音:如“稱、造、秤、得、倒”等字的讀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間互相指認生字,適當用生字練習組詞或說話,共同識記。
4、小組同學合作,幫助認字有差距的同學學會生字。
(引導學生充分自學,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促進共同提高,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
養了學生的自學習慣。)
三、討論(交流讀書體會,整體感知課文。)
1、思考:通過自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
師應善于在這種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
四、朗讀(在理解中感悟讀文,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1、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段指讀課文,組織學生評價朗讀,相互促進,教師適時范讀
指導。
2、抓住“一邊……一邊……”的句子,認真體會,練習說話。
3、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組內的同學聽。
五、寫字(針對學生實際,激發寫字興趣。)
1、出示“我會寫”中的“再、象、像、做”四個字,組織學生認讀觀察,把自己認為寫得好
的字,先描紅,再書寫。
2、針對學生實際,對典型字進行重點指導。如“象”等。
3、學生自由練寫,組織展示評價。
第二課時
一、導入(復述故事,引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