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花燈
教學目標
1、在閱讀過程中,能借助拼音認識本課“流、潮、通、金、光、情、禁、片”等8個生字;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 “情、流、金、片”。
2、能認讀并積累“人流如潮、燈火通明、金光閃閃、情不自禁”等詞語,
3、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
4、了解鬧花燈是元宵節的習俗之一,感受鬧花燈的熱鬧場面。
教學
重難點 1、能認讀并積累“人流如潮、燈火通明、金光閃閃、情不自禁”等詞語。
2、按正確的筆順描摹四個生字。
3、了解鬧花燈是元宵節的習俗之一,感受鬧花燈的熱鬧場面。
教學媒體 1、教師方面的準備:錄音機、課文錄音、錄像機、錄像帶、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圖片(各種花燈、小金魚)
2、學生方面的準備:了解元宵節的習俗。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預習生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節日嗎?
出示句子:正月十五是元宵節。
學生齊讀句子。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2、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后一天。你知道元宵節有什么習俗嗎?
鬧花燈是最常見的一種習俗了,所以元宵節又叫“燈節”。
3、出示課題:2 鬧花燈
二、整體感知課文,學習部分生字。
1、認真聽課文錄音,完成填空。
出示:
元宵節的夜晚,馬路上 , 。歌聲、笑聲、鑼鼓聲融成一片, 。
集體交流。
2、出示:
元宵節的夜晚,馬路上人流如潮,燈火通明。歌聲、笑聲、鑼鼓聲融成一片,響徹夜空。
3、讀準詞語:人流如潮、燈火通明、響徹夜空
注意讀準“人、燈、明”三個字的前、后鼻音。
讓學生聯系生活說說對三個詞語的理解。(如南京路、城隍廟春節等節日時的盛況。)
4、學習生字“流、潮、通”。
學生自主識字。
老師隨機重點指導:
潮:讀準翹舌音。
通:半包圍結構。筆順從里到外。第三筆的點不要漏。
提醒“流” 字第七筆的點不要漏。
書空“潮、通”。
再說幾個帶“氵”的字。
(三)學習課文第二節。
1、大街上這么熱鬧,花燈可真多!指名讀第二節,完成填空:
大街上的花燈可真多,有 ,還有 。
2、輕聲讀第二節,找出自己最喜歡的燈,把有關句子多讀幾遍。
隨機學習:
兔子燈地上跑,鴿子燈天上飛……
出示其他花燈的圖片,進行模仿說話練習。
最有趣的是龍燈……龍活啦!”
a.出示龍燈的圖片(錄像),幫助學生感受龍燈的有趣之處。
b.指導學生多種方式朗讀第一句,讀出語氣,讀中體會龍燈的有趣以及舞龍的熱鬧場面。
c.理解詞語“情不自禁”。
難怪孩子們激動得忍不住自己的感情,喊了起來……(引導學生讀出興奮的語氣。)
這就是“情不自禁”。
說一說:在什么情況下你也會“情不自禁”做什么(怎么做)?
d.學習生字:“金、光、情、禁”
老師隨機重點指導:
情、禁、片:讀準前、后鼻音。尤其是“禁”字讀第一聲,不是第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