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1冊第8單元字與拼音(四)教案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習9個鼻韻母和4個整體認讀音節。學習古詩《登鸛雀樓》。9個鼻韻母是an、en、in、un、vn、ang、eng、ing、ong,每一個鼻韻母都配了一幅相關的圖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這些鼻韻母的發音。
本單元安排了三道練習題,第一題通過比較,讓學生區分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第二題涂色是為了發揮學生愛畫的天性,增加學習的興趣。第三題中“安、今、工、解”是生字,都不難學,能學多少學多少,不統一要求,重點在拼讀音節上。
可按照教科書安排的先后順序教學。
建議教學用4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克服困難的精神;感受《登鸛雀樓》的曠遠意境和雄渾氣勢。
2.認識生字。學會新筆畫:豎折;學習鼻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3.學習在恰當的時候利用拼音認字。
教學建議:
a.學習前鼻韻母an,en,in,un和vn
1.學習鼻韻母要整體教,整體讀,學習方法與學習復韻母是不同的。
2.要利用學生聽讀能力、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借助插圖幫助學生反復聽,反復讀。
3.能夠準確認讀后,再用熟字帶學生拼讀音節。同時學習生字“村”和“軍”。
4.練習中,“看”、“暖”、“信”可以先拼讀,再認字,“本”、“文”兩字可以從字練拼音。
b.學習后鼻韻母ang,eng,ing和ong
1.這四個鼻韻母都是帶舌根鼻音的,發音較難,又易與前鼻韻母混淆,本頁彩圖及所舉漢字遠遠不能使學生掌握其發音,建議補充大量練習。在帶讀這幾個韻母后,比較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
2.練習用這幾個韻母拼音節時,學習生字“長”、“蟲”,“長”這里學第二讀音,可以通過組詞以區別zhǎng。“蟲”在第一單元里見過。
3.“山”,“心”等字的音節主要目的在于練習拼讀音節,應讓學生在掌握了這幾個鼻韻母的發音后自己拼讀。
還可以補充一些練習,如guāng míng yīng xióng。
c.學習《登鸛雀樓》
1.首先引導學生看拼音,認讀“山、盡、黃、窮、千、更、層”,鞏固新學的鼻韻母。再要求學生看拼音認字,把全詩讀下來(可以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不要求詞語連續)。
2.老師帶讀(或者聽錄音讀),讀出這首古詩的節奏和韻味。
3.啟發學生看圖理解詩的大致意思。猜一猜詩人站在那里,詩里寫的什么時候的景色。
4.只要求背誦,不要求講解、翻譯。
5.以“山”為例,學習筆畫---豎折。
6.以“日”為例學習新的筆順!跋壤镱^后封口”,也可以形象地說成“先進入后關門”。學習討論“目”字的筆順,自己寫。
7.如果學生有興趣,可以簡介王之渙。(見參考資料)
拓展習題:
一、讀一讀,比一比
an---ang en---eng in---ing wen---weng
二、拼拼讀讀下面的兒歌
shòng kè līng er dīng dāng xiǎng,
wǒ men kuài kuai jìn kè tóng,
kè běn wén jù zhǔn bèi hǎo,
děng zhe lǎo shī b!è shàng。
三、填空
登鸛雀樓
白( )依( )盡,
黃河( )海流。
欲窮( )里(),
更()一層樓。
相關資料:
王之渙(688-742):唐朝著名詩人!度唐詩》僅存他的六首,但《登鸛雀樓》和《涼州詞》堪稱盛唐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