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鄉》說課設計
一、關于課文:
這篇課文寫的是美術課上,孩子們用彩筆畫家鄉的事。通過三個孩子不同的畫,展現出他們各自家鄉的美麗,表達了孩子們愛家鄉的情感。
第2--4自然段具體描述了小青、小松、小波3個孩子所畫的家鄉。小青畫的是山林,那里山峰高,瀑布美,屋前屋后都是高大的樹。小送畫的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里草綠,牛羊多。小波畫的是遼闊的大海,那里海水藍,海面上有裝滿貨物的輪船。他們的畫畫出了各自家鄉的特點,更有趣的是,他們把自己都畫到了畫中:小青提著小籃子在叢林里采果子;小松正騎在馬上趕著羊群;小波在碼頭上迎接爸爸,從而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把握兩個整體:
1、文章是一個整體:第一自然段由"我們在美術課上畫自己的家鄉"引出課文;第2、3、4自然段"通過三個孩子不同的畫展現自己家鄉的美--山林、草原、海邊"展示課文內容;第五自然段總結"畫了許多畫,感受家鄉多美,祖國多美",從而構成一篇完整課文。
課文結構清晰--引出課文、并列展示、總結抒情。
課文內容豐滿--2、3、4自然段各為一個獨立的整體。(2自然段有山高、水美、樹大和動感的富有情趣的小青采果子,用畫筆繪出了山林的美;3自然段有草原的廣闊、碧綠、富有和勇敢勤勞的小松奔馬放牧,構成一幅動態的畫面;4自然段有大海的寬闊、海水的碧藍、海面上有繁忙的貨船和碼頭上一個迎接爸爸出海早歸的孩子,畫出了既有景又有情的海邊生活。
2、家鄉的美構成了祖國山河整體的美:三個并列的美麗家鄉景象是"祖國多美"的其中一部分,且有不完整性,那正是給教師與學生開發的廣闊空間--展示學生自己家鄉的美,從而使祖國的美更加充實。
二、關于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認讀5個生字,認識"山"字旁。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家鄉的美麗。
3、能說說自己的家鄉在哪里,什么樣。
4、會用"一望無際"寫一句話。
5、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三、關于教學重、難點:
說明: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要根據自己班學生的實際和家鄉的具體情況。
1、教學重點:課文第2、3、4自然段,了解三幅畫的內容,體會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依據第一、二冊教材實際和學生的基礎確定難點)
(1)感知課文描寫家鄉(山林、草原和海邊)景色的美麗;說自己家鄉的樣子;
(確定這個難點主要是想學生年齡小不會留心家鄉什么樣,或根本不清楚家鄉在哪。
所以家鄉一詞要從廣義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鄉老家等。但不要出現說自己家所在的樓。)
(2)會用"一望無際"寫一句話。(首先要了解詞義,其次要與生活實際聯系,再有是寫一句話。)
難點的處理辦法:分散和隨即。
四、教學資源準備:
1、通過觀察、訪問或與家長聊天,了解自己家鄉在哪里和它的樣子。
2、用小彩筆畫自己的家鄉或想象中的家鄉的圖片。(結合語文課本中的圖畫如《浪花》、《小山村》等課文;也可結合美術學課的內容。)
3、課文中三幅圖的課件或投影片(有條件的學校)。
目的是盡可能多的引導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
五、教學設計依據的教學理念:
1、落實自主學習。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知識的獲得是自主習得的過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承認學生認知基礎,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獲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語言的能力。教師要大膽放手把讀書感知--讀書感悟--讀書體情的權力給學生。葉老曾經說:"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試著理解、試著揣摩",從而獲得知識和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