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鄉》說課設計
2、加強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利于學生間、師生間語言交流、情感溝通、思維碰撞。本課"說說自己的家鄉在哪、什么樣"的口語交際過程,應是在學生間、師生間進行的,教師要給學生交際的空間?勺杂蛇x擇合作伙伴(因區域不同而定)(因興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間教師要深入小組中,注意學生思維空間的打開,在合作中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交際能力。但此過程還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
3、力求學科整合。本課內容與美術學科聯系甚密,且學生因年齡小對畫畫又特別感興趣。教學中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讓學生在語言與簡筆畫之間建起橋梁,培養學生的動手繪畫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
六、教學時間:建議2--3課時
七、教學設計舉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能有語氣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3幅畫的內容,感受家鄉的美麗。
2、能讀準8個生字的字音,能了解字義;隨文認讀5個認讀字,認識"山"字旁。
3、能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愿意與人說說自己的家鄉在哪里,什么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己美麗的家鄉畫下來嗎?我們先學一學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用畫筆,向我們介紹家鄉的?(由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拉近生活與學習的距離,體現學為所用,即學習有明確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讀課文(自主習得能力培養之一:鞏固拼音的拼讀技能;加強已識字的運用;學習認讀新字。)
要求:借助音節讀準字音。
2、同桌或小組內互相讀課文(合作學習體現之一)
要求:(1)互讀互助讀要努力讀正確,聽要認真,發現錯誤幫他改正。
(2)讀后標出自然段
[這一過程除訓練學生把課文讀正確外,還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學生借助他人的幫助,在合作中形成能力。建構主義學習論認為:知識不是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教材、資料、媒體、實物等)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3、檢查反饋學生初讀課文后的識字情況
。1)內容:讀帶有生字的詞語或短句,強化識字(可用卡片或用課件)
畫筆山峰叢林草原屋前屋后一望無際又高又大
瀑布碼頭一艘艘裝滿貨物的輪船騎在馬上趕著羊群
。ǔ鍪镜脑~語要帶音節,讀詞語中可了解山峰、叢林、瀑布等詞的意思;認識山字旁。)
。2)形式:可指名讀、可開火車讀
導語:(過渡到細讀課文,了解內容。)
三、細讀課文,了解內容,感悟語言,體會情感
第一板塊
。ㄒ唬┰僮x課文,整體感知(把感知發現的自主學習權力留給學生,從而實現第一個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
自己讀課文,想一想讀后知道了什么?
。▍R報后教師要有意識讓學生知道文章的整體:什么時間誰在做什么)
第二板塊
(二)讀課文,感悟語言
1、觀察彩圖并讀課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讓兒童畫與語言之間建立聯系,又體現學科整合思想)
(1)找一找:每一個自然段與四幅彩圖的聯系。
。2)說一說:指出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