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鄉》說課設計
(3)讀一讀:相應的自然段。
2、按自然段學習課文(了解自然段的內容,感悟語言,體會情感。認識第二個整體)
說明:第一自然段學生了解畫家鄉的事發生在美術課上就可以了。第二、三、四自然段能結合語言與圖畫說出家鄉的美、讀出家鄉的美。第五自然段要知道我們畫了許多自己家鄉的畫,感受到了家鄉的美麗,懂得家鄉的美麗構成了祖國的美麗。
第二、三、四自然段可打破自然段的順序進行教學--按學生喜愛自然段的興趣所需,這也體現尊重學生的選擇和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
以第二自然段為例:(自主習得能力培養之二)
(1)細讀第二自然段。(目的是引導學生由感知走入到感悟語言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語感。)
想一想這次再讀你又知道了什么?(結合插圖、投影片或電腦課件匯報,同時啟發學生想象,在情境中感受畫面中的形象。)
(匯報重點指導語言表達順序及感悟語言內涵,構成單幅圖畫的美:a、家鄉在哪里--山林;b、家鄉怎么樣--山峰高、瀑布美,到處都是樹;c、畫中的人在做什么--小青在提籃采果子。)
結合圖畫、語境了解"叢林"等詞語的意思。
(2)隨學生的匯報指導學生的朗讀,激發學生對家鄉的喜愛。
如:"她畫的山峰是那么高,瀑布是那么美。"要讀出家鄉的山高水美的贊美感。
"屋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綠樹。"要讀出家鄉樹的高大及綠色的美。
"畫中的小青正提著小竹籃,在叢林中采果子。"要讀出小青置身于叢林中享受家鄉的樹林給她帶來的快樂的情感。
(3)啟發想象再朗讀本自然段,回歸自然段整體。
(合作學習體現之二)
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可放手讓學生合作學習,也可讓學生對畫面的喜愛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伙伴。(學習方法可同第一自然段學習方法)
第三自然段要結合圖畫、生活實際及想象了解"一望無際"的意思。
出示投影片:(起到總結歸納課文2--4自然段的作用)(第2、3、4自然段采用對比讀也可,要根據自己班的實際情況處理。)
3、說說自己的家鄉:(學習運用書上的語言表達方法)
表述內容:(1)家鄉實景(生活的所在地、老家)
(2)想象中家鄉的美麗景色
4、指導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贊美家鄉、贊美祖國。
第三板塊
(三)、有語氣地朗讀全文,體會感情。(回歸文章的整體)
1、自讀后指名讀。
2、選擇(2、3、4)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并把它背誦下來。
四、作業:(1為必做題,2為選做題)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自己喜愛的自然段,有能力的也可背誦全文。
2、用小畫筆畫出自己的家鄉或想象中的家鄉。(讓語言與簡筆畫之間建起橋梁--體現語文學科與美術的整合。)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生字的字音,記憶字形,學習運用,指導并練習書寫。
2、檢查課文背誦;說說自己畫的家鄉景色。
3、練習用"一望無際"寫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讀帶有生字的詞語。(內容見一課時)
2、強化讀生字字音。
二、記憶字形,學習運用,指導并練習書寫
1、記憶字形(體現自主性--有學生自主選擇要記憶的漢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