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教案設計一
《大海睡了》教案設計一《大海睡了》教案設計方案
界牌中心校 孫玲芳
《大海睡了》是語文蘇教版第一冊中的一首詩歌。全詩共8行兩句話,用親切自然、極富兒童氣息和想像力的語言,描繪了風平浪靜、明月高懸的夜晚大海的美麗景象。課文還配有一幅插圖,再現了詩句描繪的優美意境,可供學生觀察,幫助理解課文,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一、目標設計
【認知目標】
1、了解晚上大海的美麗景象,風平浪靜、明月高懸。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1、通過觀看白天和晚上大海景象的圖片,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體會詩句所描繪的大海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興趣和能力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一冊語文《大海睡了》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句所描繪的大海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解決措施:自主學習、合作探索,討論交流。
三、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需要他人不斷提醒和關照。學生的思維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與面前的具體事物或生動的表象相聯系。根據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這一特點,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全面觀察,自主學習,合作探索,討論交流,發揮想象,既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為以后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保障。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教學策略:小學生長于形象思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主要就是依靠形象而直觀的思維方式。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性,為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調動了學生的視、聽等多種感官,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入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認識活動中。因此,在教學《大海睡了》這一課,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展形象豐富的大海圖,再配上形象生動的音樂,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就象自己來到了大海邊,看到了大海美麗的景色一樣。
教法設計:《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學科融合將給學生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除了教師范讀時進行音樂的渲染,創設了靜謐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到夜晚大海的美景外,在課外延伸時還布置了畫一幅“大海醒了”的畫,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也把詩、畫巧妙地融為了一體,讓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美的同時感受藝術的美。另外,在本堂課的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適時運用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詩歌,感悟語言文字,更能讓學生通過美麗的畫面,受到熏陶和感染,提高審美情趣,加深對大海夜晚沉靜之美的感受。我們的學習主要由以下幾個主要環節組成:
1、合作學習。學生自己組合,就解決某一問題進行學習合作,再通過相互討論、交流、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2、自主學習。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讓學生在信息的獲取加工中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