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第一課時教案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作者以童話的形式,寫小燕子在燕子媽媽的耐心引導下,從而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冬瓜大,顏色綠,皮上有細毛;茄子小,顏色紫,柄上有小刺。故事主要通過小燕子與媽媽的對話演繹開來,尤其是小燕子的語言,一再地以“媽媽,媽媽”的句式反復出現,可說是教材的典型語例。另外,教材的插圖精美、清晰,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教育資源。鑒于教材及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模仿“媽媽,媽媽,我發現……”的句式來練習說話。
3.了解觀察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觀察一定要細致、耐心。
教學重點:小燕子說的三句話。
教學難點:模仿“媽媽,媽媽,我發現……”的句式來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初讀課文
師:小朋友們,這學期老師特別開心,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我們×班級的小朋友從開學到現在,一天比一天有進步。聽課認真,發言積極,讀起書來啊,聲音響亮、動聽。聽了老師的表揚,你們高興嗎?動物王國里有一個媽媽也像老師一樣開心,想知道她是誰嗎?(大屏幕出現燕子媽媽圖,然后出示:燕子媽媽。)讀“燕子媽媽”,要求讀準輕聲。
師:什么事情讓燕子媽媽那么高興呢?那是因為燕子媽媽給小燕子布置的一次任務中,小燕子完成得一次比一次出色,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板書: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讀課題。
師:那么,到底什么事,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呢?我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請小朋友讀課文,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的句子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還不會,可以問同桌,也可以舉手問老師。小朋友自己讀書。
二、檢查字詞再讀課文
(一)、檢查字詞
師:看小朋友讀得那么認真、投入,課文中的生字寶寶蹦蹦跳跳地跑出來要和大家見面,認識它們的小朋友請你大聲地叫叫它們的名字吧!(大屏幕出示下列帶拼音的生字:瓜、什、么、樣、得、再、可、仔、細、興、現)
①.學生自讀。②.指名讀。③.開火車讀.
師:看小朋友讀得那么好,拼音大王說:哦,×班級的小朋友那么能干,我們還是走吧!(大屏幕生字去拼音。)拼音大王走了,你還會讀嗎?
④.讀去拼音的生字。
師:拼音大王走了,生字寶寶太孤單了,它們馬上叫來了一些新朋友,誒,你認識它們嗎?(大屏幕出示下列新詞:a.躺在、能不能、高興、柄上、不一樣、冬瓜b.發現、什么、燕子、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a組要求讀準后鼻音。b組要求讀準前鼻音及想想“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的意思,再試著讀一讀。
(二)、檢查讀書
(多媒體風鈴聲。)
師:咦,這是什么聲音?哦,原來是詞語寶寶們的上課鈴響了。哎呀,它們都跑進我們的語文書里,聽我們上課來了!想不想把課文讀給詞語寶寶聽呢?
開火車分節讀課文。
三、直奔重點教學語例
1.了解課文內容。
師:課文會讀了,現在誰告訴老師:什么事情,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2.教學小燕子說的三句話。
①.師:小燕子到底發現了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請你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②.師:小燕子一共對媽媽說了幾次話?請你用“——”劃下來。
③.(大屏幕顯示:1.媽媽,媽媽,冬瓜大,茄子小!2.媽媽,媽媽,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3.媽媽,媽媽,我發現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a.指名讀這三句話。
b.教學第一句話。
師:小燕子發現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你覺得它心里怎樣?(或,你為什么讀得那么高興?)
師:聽老師說兩句話,你覺得哪句話更能寫出小燕子的高興:1.媽媽,冬瓜大,茄子小!2.媽媽,媽媽,冬瓜大,茄子小!
然后,再請小朋友讀第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