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教學案例
媽媽,我不想呆在籠子里,我想在藍天飛翔。
……
設計意圖:學生豐富的思維與想象力是可無限開發的潛能。當情感引起共鳴的時候,學生換位思考下的發言不僅提升了文本的解讀,更是對文中人物情感的深層體驗。學生的每一個發言都是真情的流露,課堂的延伸,給孩子有感而發的機會,鼓勵閱讀、鼓勵感悟,才能讓他們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如果你就是站在一旁的小男孩,看到此情此景,你會怎么想?﹙小鳥真可憐;我一定把它放回大自然中去﹚
8、是啊,沒有媽媽的孩子多可憐啊,這讓老師想起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會唱的小朋友一起唱。
設計意圖:這首歌小朋友大多數很熟悉,進一步渲染氣氛。
9、我聽懂了小鳥的話也明白了小鳥的心思,我想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私使小鳥失去母愛,失去自由,失去歡樂,所以我看了看籠子里的小鳥決心怎么樣?﹙放它回家﹚
學生齊讀二三自然段。
10、小男孩把小鳥放了嗎?出示課文插圖
小男孩把小鳥放了。﹙用彩色粉筆描題目“放”﹚
11、小鳥飛出了籠子,終于可以和媽媽在一起了,終于可以在藍天上自由地飛翔了,終于可以和它的小伙伴在樹林中嬉戲了,此刻,它望著小男孩,會說什么呢?﹙謝謝;我一定會回來看你的;我一定多捉蟲子來報答你;你是真正愛護我們鳥類的人﹚
12、小男孩那樣愛小鳥,卻把它給放了,他會高興嗎?觀察圖上小男孩的神情。
設計意圖:借助插圖來理解課文是課標對低年段學生閱讀提出的要求。抓住插圖的細節,引起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與討論。“關”與“放”是“我”最大的抉擇矛盾,而圖畫上“我”的笑容說明了抉擇的正確,從而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放小鳥才能給小鳥帶來快樂”、“帶給別人快樂才能讓自己快樂”的情感。
師總結:小男孩把小鳥關進籠子里是為了愛它,把它放了是為了更愛它,板書:愛
﹙三﹚、總結深華
1、小男孩明白愛小鳥就要給它自由,畫愛心,將前面的板書畫在﹙心﹚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們給大自然帶來了生機,為人類增添了樂趣,許多益鳥還為生態平衡作出了貢獻,你知道哪些益鳥嗎?﹙指名學生介紹一些課前預習時掌握的資料,如大山雀、貓頭鷹、杜鵑、啄木鳥等﹚
2、其實啊,還有很多的鳥兒,大家還記得上學期學過的《護林軍》嗎,齊背
設計意圖:品德教育的滲透是語文課不可缺少的,但也不能痕跡太重使得語文味暗淡品德味濃。“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是這課的教學目標,放走的小鳥只是個例,要把個例變為慣例,把小愛化為大愛,需要一種升華的過程。學生對文中的小鳥喜愛有加,用用復習《護林軍》這首小詩讓這種喜愛擴大化,自然地激發出學生對鳥類的喜愛之情,從而化“放”為保護,達到本課的教學目的
3、我們國家為了愛護鳥類,規定每年的四月至五月初的一個星期為愛鳥周,出示愛鳥活動的圖片,同學們,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小鳥,多多植樹造林,還小鳥一個美麗的家園吧!
﹙四﹚、指導寫字:非、常
學習這一課,我們認識了一只“非常”可愛的小鳥,也認識了一為“非常”有愛心的小男孩,老師相信我們一定能將這兩個字寫得非常工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