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通用15篇)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1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nèi)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 g、k、h,配有一幅圖。圖上一只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鴿子的“鴿”提示 g 的音,橄欖枝的形狀提示 g 的形。湖邊有水草和蝌蚪,蝌蚪的“蝌”提示 k 的音,蝌蚪和水草構(gòu)成的形狀提示 k 的形。兩個小孩坐在*背椅上喝飲料,“喝”提示 h 的音,椅子側(cè)面的形狀提示 h 的形。
第二部分是 g、k、h 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 g、k、h 的書寫格式和筆順。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兩項內(nèi)容:一是以音節(jié) guā 為例,借助圖畫教學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練習。
第五部分是認字,配有圖畫和一首兒歌。畫面上一個小哥哥在美麗的湖邊畫荷花,小弟弟拉著媽媽在一邊看。在圖中相應的畫面旁邊出現(xiàn)了三個詞:荷花、哥哥、弟弟。
g、k、h 的發(fā)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是難點。
學習目標:
1、學會 g、k、h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 g、k、h 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2
一、字母教學
可讓學生先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在說話過程中,教師及時引導讀準“鴿”“蝌”“喝”的音,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知 g、k、h 的讀音。然后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讓學生模仿、感悟,體會發(fā)音要領。g、k、h 的發(fā)音部位不容易看清楚,可以讓學生用手掌對著嘴試驗氣流強弱:發(fā) g 時感覺不到氣流沖出;發(fā) k 時有氣流沖出;發(fā) h 時雖有氣流沖出,但氣流比發(fā)k時的氣流弱。
要充分發(fā)揮圖的表音示形作用,讓學生讀音記形。注意區(qū)別形近字母 h─n。
二、拼音教學
兩拼音練習,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拼音方法,自己練習拼讀,相互評議,教師指點。
本課開始學習三拼連讀,教學可分以下幾步進行:
1、指導學生看音節(jié)圖,提示 guā 就是“瓜”的音節(jié)。
2、分解三拼音節(jié) guā。g 是聲母,在前邊;u 是介母,在中間;ā 是韻母,在后邊。由聲母、介母、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叫三拼音節(jié)。
3、講解三拼音節(jié)的拼音方法。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與兩拼音節(jié)一樣快速連讀氣不斷。用課件演示圖中的小女孩猛推 g、u、ā 三個卡片,快速連讀拼出 guā 的過程。再用口訣幫助學生領會拼音方法:“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三拼音節(jié)是初學,可適當設計帶調(diào)音節(jié)練習,還可以和兩拼音節(jié)對比練習,幫助學生學會三拼連讀的方法。
三、書寫指導
講清 g、k、h 的筆畫筆順及其在四線格中所占的位置。筆畫名稱:“ ”叫豎左彎;“ ”叫左斜右斜。
四、認讀字詞,讀兒歌
本課五個生字分別出現(xiàn)在識字情境圖和《猜一猜》里,謎語中有五個本課新學的音節(jié)。這部分的教學可分以下幾步進行。
1、帶調(diào)拼讀紅色的音節(jié),重點鞏固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2、讀謎語,猜一猜,說說為什么說謎底是“手”。
3、聯(lián)系“能寫會算還會畫”看圖讀詞,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和輕聲。
4、認讀五個生字,注意區(qū)別“畫──花、個──哥”的聲調(diào)。
五、擴展活動
1、拼讀三拼音節(jié),說說它們是什么。
huā(花) guō(鍋) huǒ(火)
2、讀一讀,比一比每組的音節(jié)有什么不同:
gā──guā kā──kuā hā──huā
gǔ──guǒ kù──kuò hú──huó
3、讀一讀,連一連:
畫 花 哥 個
huā huà ɡē ɡè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3課時。
七、資料袋
〖g、k、h 的發(fā)音方法〗
發(fā) g 時,舌根抬起抵住軟腭,擋住氣流,然后突然打開,吐出微弱的氣流,聲帶不顫動。k 的發(fā)音部位、方法跟 g 大體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比較強。發(fā) h 時,舌根*近軟腭,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狹縫中摩擦而出,聲帶不顫動。
g、k、h 是由舌根抵住或接近軟腭而形成的音,叫舌根音。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 g、k、h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準確拼讀聲母 g、k、h 與單韻母 e、u 組成的音節(jié),繼續(xù)學習帶調(diào)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能看圖正確拼讀帶調(diào)音節(jié)。
3、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練習寫好字母 g、k、h。培養(yǎng)學習拼音的興趣,樂于運用所學知識。
【教學重難點】
1、能準確拼讀聲母 g、k、h 與單韻母 e、u 組成的音節(jié)。
2、培養(yǎng)學習拼音的興趣,樂于運用所學知識。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配合學習 g、k、h 發(fā)音的錄音帶、教學情境圖。
2、學生準備:
g、k、h 的字母卡片,g、k、h 與單韻母相拼的翻動式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學新知
1、欣賞情境圖:
⑴ 教師導入:咦?這是什么地方呀?(出示情境圖。)指名說出,圖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圖上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河邊有一個小哥哥和一個小弟弟,哥哥讓弟弟把蝌蚪放回小河。)
⑵ 聽語境歌:弟弟河(h)邊捉蝌蚪,哥哥(g)走來勸阻他。小弟弟很聽話,忙把蝌(k)蚪送回“家”。(教師相機板書字母。)
思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fā)音,體會發(fā)音過程,探究發(fā)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尋找新的未知點。
2、學習字母 g、k、h:
⑴ 學生觀察表音表形圖,同桌說說圖上畫著什么。指導學生發(fā)準“鴿子”、“蛋殼”、“荷花”的讀音。
⑵ 教師示范 g 的發(fā)音。聲母應該發(fā)得輕而短,縮短“鴿”后面的拖音,讀得既輕又短,就能準確發(fā)出聲母 g 的讀音。學生嘗試發(fā)音,體會要領。(注意:發(fā) g 時,舌根抬起,頂住軟腭,然后突然放開,較弱的氣流沖出來,發(fā)出又輕又短的音。發(fā) k 時,跟發(fā) g 大體相同,只是沖出的氣流比較強。發(fā) h 時,舌根*近軟腭,形成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擠出來。g、k、h 是由舌根抵住或接近軟腭形成的音,叫舌根音。上述發(fā)音要領讓孩子通過嘗試發(fā)音來體會,不必將這些術語講給孩子聽。寫在這里是便于老師自己體會發(fā)音。)
⑶ 學生反復練讀字母 g、k、h。
⑷ 結(jié)合表音表形圖,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字母 g、k、h 與圖中哪些部分相似。
學生分組討論 g、k、h 還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什么事物。(如:g 字加彎 g—g—g,一把機槍 k—k—k,*背椅子 h—h—h……)
思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盡情展開想象,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努力促使孩子在頭腦中建立字母形象與發(fā)音的聯(lián)系。當單調(diào)的字母與實際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結(jié)合在一起的時候,學生會愉快地牢牢記住這些字母。
⑸ 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幫助記憶。如:“一只鴿子 g—g—g,小雞出殼 k—k—k,荷花荷葉 h—h—h。”
3、學習語境歌:
學生跟教師學習語境歌,在學生的吟唱中,由詞語“哥哥”、“蝌蚪”、“河邊”強化聲母教學。
思路:把學習拼音字母寓于故事之中,并輔以瑯瑯上口的語境歌,使學生所學的聲母回歸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易記易誦,強化讀音,既增加了學習的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質(zhì)的教育。
二、學習書寫字母
1、學生自己看書,觀察字母 g、k、h 在四線格內(nèi)的位置。g 占中格和下格,兩筆寫成,寫g 時注意把兩筆連起來寫。k 占中格和上格,兩筆寫成,先寫豎。h 占中格和上格,兩筆寫成,先寫豎,注意把“椅子背”寫高一點。
2、學生擺好書寫姿勢,教師范寫。學生描紅,仿影,練習書寫字母。教師巡視,糾正。
三、鞏固新知
1、游戲:“看誰接得快又準”:
老師說順口溜的上半句,學生搶接下半句。如,教師說“一只鴿子”,學生接“g─g—g”。
2、游戲:“看誰找得快又準”:
聽老師或同學讀字母 d、t、n、l、b、p、m、f、g、k、h,看誰又準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應的聲母讀一讀。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 g、k、h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 g、k、h 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教材分析】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nèi)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 g、k、h,配有一幅圖。圖上一只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鴿子的“鴿”提示g的音,橄欖枝的形狀提示g的形。湖邊有水草和小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小蝌蚪和水草構(gòu)成的形狀提示k的形。兩個小孩坐在*背椅上喝飲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側(cè)面的形狀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 g、k、h 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 g、k、h 的書寫格式和筆畫筆順。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兩項內(nèi)容一是以音節(jié)guā為例,借助圖畫教學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練習。
第五部分是認字,配有圖畫和一首兒歌。畫面上一個小哥哥在湖邊畫荷花,弟弟拉著媽媽在一邊看。
【教學重點難點】
g、k、h的發(fā)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學準備】
1、配合學習 g、k、h 發(fā)音的錄音帶;g、k、h 的字母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2、本課的生字、生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單韻母和學過的聲母
二、學習聲母 g
1、看圖,教學聲母 g:
⑴ 指導看圖。提問圖上畫的什么?誰能給小朋友講一講鴿子。
⑵ 出示聲母g。誰認識?請讀對的同學當老師示范發(fā)音,讓學生模仿、感悟,體會發(fā)音要領。(教師指導把鴿子的“鴿”讀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g 音。可以邊讀邊講解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
⑶ 指名試讀。
2、學生練習發(fā)音,體會發(fā)音要領。
3、利用圖上的橄欖枝學習 g 的形。還可以用“9字帶鉤就是 g”來記憶 g 的形。
小結(jié)圖上的“鴿”標音,用彎曲的樹枝表示 g 形。討論一下自己還有什么辦法記住 g 的形。
4、教順口溜9字彎鉤 g、g、g:
比較讀 g—e、g,讓學生進行感知比較,進一步掌握 g 的發(fā)音要領。
三、練習拼音
1、復習拼音方法。
2、讓學生試著拼讀 g—a、g—e、g—u。
3、指名拼讀音節(jié)。
4、范寫 g,學生書空練寫。
四、學習聲母k
1、出示圖畫。老師領唱小小蝌蚪水里游,黑身子,長尾巴,變成青蛙叫呱呱。
邊說邊板書 k,你們看一群小蝌蚪碰在水草上。告訴學生“k”讀“蝌”音要輕、短。
2、指名試讀。
3、領讀、齊讀、指名讀。
4、告訴學生k的發(fā)音部位與 g 同,但要吐氣。用薄紙放嘴邊比較讀 g、k。
5、“開火車”讀 k。
6、比較 k—e,k 的讀音。
7、提問你怎樣記住k的形。
教順口溜蝌蚪叮草 k、k、k。或一挺機槍 k、k、k。
8、范寫k,學生書空練寫。
9、讓學生試著拼讀 k—a、k—e、k—u。
五、教學聲母 h
觀察圖畫,說明圖意。
1、試讀 h 音。
2、示范發(fā)音、領讀、齊讀。
3、比較讀 k—he、說一說它們的不同。(k 是聲母,讀音輕、短,he 是音節(jié),聲音響亮。)
4、比較讀 k、h,讓學生體會氣流的強弱。
用手掌對著嘴試驗氣流強弱發(fā) g 時感覺不到氣流沖出;發(fā) k 時有氣流沖出;發(fā) h 時雖有氣流沖出,但氣流比發(fā) k 時的氣流弱。
要充分發(fā)揮圖的表音表形作用,讓學生讀音記形。注意區(qū)別形近字母。
5、教順口溜小椅子 h、h、h。
6、范寫 h,學生書空練寫。
7、讓學生試著拼讀 h—a、h—e、h—u。
六、指導學生在四線格中書寫 g、k、h
講清 g、k、h 的筆畫筆順及其在四線格中所占的位置。筆畫名稱“ ”叫豎左彎;“ ”叫左斜右斜。
七、總結(jié)本課學習情況,表揚學習好的同學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5
【教學目標】
1、g、k、h 三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 g、k、h 與單音母相拼的音節(jié)。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五個生字,會讀兒歌。
5、能借助課本的情景圖,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重點和難點】
1、g、k、h 的發(fā)音。
2、初步掌握三拼連讀和拼音方法。
【教學課時】
三課時。
【分課時教學目標】
1、第一課時:
認識 g、k、h。
2、第二課時:
g、k、h 與單音母相拼,難點,三拼音的拼讀。
3、第三課時:
認識五個生字,拼讀兒歌。
【分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認識 g、k、h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テ匆魳穲@逛逛,同學們請閉上眼睛,準備出發(fā)!
師:樂園到了,這里,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朋友,你們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嗎?瞧,他們來了!
出示卡片(自由讀──指名讀)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把這些聲母的名字都記住了,還有幾個聲母朋友,他們的模樣長得像什么?(出示投影)指名讀,圖上的小白鴿嘴上的花環(huán)就是一個聲母,板書:“g”領讀:鴿,白鴿的鴿。
師:圖上的小河里的小草上有兩只什么?指名說說蝌蚪領讀“k”,蝌蝌蝌。
師:圖上的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喝水,看看小朋友做的椅子旁邊的形狀象什么?板書“h”教學發(fā)音……
師:整音“g、k、h”指名反復認讀,糾正發(fā)音,學生練讀。
二、指導書寫 g、k、h
1、教師板書。
2、學生書空練習。
3、書寫練習,教師巡視學生的練寫情況。
第二課時
一、復習
指名讀已學的 g、k、h。
出示音節(jié) ge gu ke ku he hu。
指名說說是如何拼讀音節(jié)的。
分小組、互拼、互讀練習
二、學習三拼音節(jié)
師:講解三拼音節(jié)的拼音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 g—u—o 的拼讀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練讀 kua、hua、kuo、huo。
拼讀練習 ga—gua ka—kua。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用卡片練習已學的字母 g、k、h。
2、出示課件書中的插圖,看圖說話:
誰最會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你在河邊看到了什么?啟發(fā)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拼讀練習,再口關組詞。
二、猜謎活動
老師讀謎面,學生猜。
猜出謎底的學生說說是如何猜出來的?
指名學生說說你還有其它的謎語嗎?
說給大家聽聽?
讓全體學生參與。
三、讀課本上的“猜一猜”,并交流
指名拼讀文中紅色的音節(jié)。
熟讀謎語練習,理解謎語的意思。
鞏固已學的聲母 g、k、h。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6
一、在情境中讀準音
師:(課件配音)小朋友,我們又要去暢游拼音樂園了。在樂園里,如果碰到了你熟悉的字母娃娃,請叫出他們的名字,好嗎?
生:b、p、m、f、d、t、n、i。
師:聲母發(fā)音要輕短一些,再來。
生:b、m、n、f、p、d、t、i。
師:單韻母發(fā)音要長而響亮,請大聲呼喚這些字母娃娃的名字。
生:a、o、e、i、u、ü。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漢語拼音第5課,學習認真的同學可以獲得樂園里派送的字母娃娃,準備好了嗎?(組織教學,小旗鼓勵)讓我們揚起小旗出發(fā)啦。
師:進入樂園,我們先來聽個故事(教材配套電腦光盤出示“情境圖”)。
(引出g k h)故事講的是誰?
生:哥哥(出示音節(jié)圖畫 ge)。
師:哥哥看見弟弟在哪兒?
生:河邊(出示音節(jié)圖河 he)。
師:干什么?
生:捉蝌蚪(出示音節(jié)圖水草蝌蚪 ke)。
師:哥哥勸弟弟把蝌蚪送回了小河。
(引領發(fā)音)老師發(fā)現(xiàn)了,如果把哥哥的 ge 發(fā)得輕一點、短一點兒,就是 g。請跟老師讀,g、g、g。
生:g、g、g。
師:如果把蝌蚪的 ke 的音發(fā)得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生:(輕短地)k、k、k。
師:呀,真善于發(fā)現(xiàn)!(示卡片 h)誰發(fā)現(xiàn)了這個字母發(fā)音的秘密?
生:讀h,和小河的he發(fā)音相似。
生:如果把小河的he發(fā)得輕一點短一點就是h、h。
師:請領著同學讀一讀。
生:h,(齊)h;h,(齊)h;h, (齊)h。
師:請跟老師讀,哥哥哥哥 g、g、g;蝌蚪蝌蚪 k、k、k;小河小河 h、h、h。
生:哥哥哥哥 g、g、g;蝌蚪蝌蚪 k、k、k;小河小河 h、h、h。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不錯。可要發(fā)準這三個音可不容易呀,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的口型,(示課件)請模仿著讀。
生:g、g、g;k、k、k;h、h、h。
師:請自由讀一讀,摸摸喉嚨,觸觸唇,告訴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發(fā) g、k、h 時,喉嚨振動。
生:我發(fā)現(xiàn)了 k、h 呼出的氣強,g呼出的氣弱。
師:真會學習,了不起。(調(diào)換拼音卡)誰能讀?
生:k、k;h、h;g、g。
師:老師發(fā)現(xiàn)你讀得很正確,請你當樂園的小導游,領著同學讀,好嗎?
生:(學小導游,齊)g、g、g;k、k、k;h、h、h。
師:扁扁嘴巴,微微笑,發(fā)音會更正確,更好聽。小火車,誰來開。
生:(開火車反復讀)g、k、h、k、g、h、k、h、g……
師:g k h 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漢語拼音了。你們聽“鴿子的鴿、哥哥的哥,唱歌的歌……”都有g這個音,那么發(fā) k、h 這個音的又有哪些呢?
生:科技的 ke,科學的 ke。
生:口渴的 ke。
生:咳嗽的時候 ke、ke、ke。
生:笑呵呵的 he,禾苗的 he。
生:可口可樂的 ke……
師:是的,還有很多。我們祖國的語言多么有趣,多么好聽啊!叔叔阿姨還把 g、k、h 這三個漢語拼音編成了一首兒歌送給我們,請認真地聽一聽 (課件)。請小朋友跟著念一念。
生:學兒歌。
師:在書本上你們能找到這首兒歌嗎?
生:在課本第17頁。
師:請翻開書本念一念。
生:齊讀。
師:那么你們能根據(jù) g、k、h 這三個漢語拼音認出兒歌中藍色的字嗎?
生:(識字)蝌蚪、哥、河。指生認,一起認。
師:看來學習漢語拼音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能認字了!以后我們還可以借助漢語拼音讀書讀報呢。
課間休息:這會兒,樂園里的字母娃娃說,你們學習棒極了,請休息一會兒。伴隨輕松的音樂把兒歌編成拍手歌。
二、在探討中認清形及正確書寫
師:(出示課件表音表形圖)呀,你們看,字母娃娃呀,都跑到這兒來了,你們還能認出他們來嗎?
生:(認讀)g、k、h、k、g、h、k、h、g……
師:你們能叫出 g、k、h 這幾個字母娃娃的名字啦,那么,你們能想辦法記住它們的樣子嗎?(學生自主探討)
生:g像鴿子頭,圓圈像臉,豎彎像脖子。
師:觀察仔細,讓我們畫一畫。(板書,指導書寫)
生:書空。畫只小鴿子,胖胖的頭,彎彎的脖子,g、g、g。
生:k 像蹺蹺板。
師:(翻橫了黑板上的卡片,高興地說)真像。
生:h 像荷花荷葉挨在一起。
生:h 像小椅子。
師:小手指,伸出來,畫一畫。
生:書空 h、h、h。
生:k 橫著看,像小姑娘伸開手臂,*一字。
師:(驚喜地)呀,字母娃娃跳舞了。
生:k 像水草與蝌蚪。
生:小雞出殼啦,雞蛋殼的裂痕就像 k。
師:讓我們在四線格里寫個 k 吧,小 k 住在一二格。先畫道裂痕長又長;再畫小雞把嘴張。
生:模仿老師,書空,在四線格中寫 k。
生:老師,k 很難寫。
師:那就再寫一次吧。(示范)在第一格和第二格,畫道裂痕長又長。
生:照著寫豎。
師:然后在第二格,畫只小雞把嘴張,斜──折,一樣長。
生:模仿寫第二筆。在習字冊中先描紅,再寫一行k。
師:寫字時,頭正身直──
生:腳放平(直起身子寫字)。
師:寫完 k。讓我們到樂園的葡萄架下學 g 和 h(課件 )。先看看他們在四線格中占哪兩格,再看看由幾筆寫成?
生:g 占二三格,先寫左半圓,再寫豎彎。
生:h 占一二格,先寫豎,再寫彎豎。
師:請跟葡萄娃娃寫。
生:書空、描紅,在習字冊中寫拼音字母。
師:寫得快的上來寫。
生:我寫得怎么樣,請同學們提意見。
生:小椅子寫歪了。
生:修改。
生:我的 g 寫得怎樣?
生:圓圈占滿中間格,小尾巴在第三格。
生:修改。
師:現(xiàn)在滿意了嗎?
生:滿意了。
三、在游戲中鞏固練習
師:字母娃娃呀,在你們當中走了一圈,看你們學得很認真。他們想和你們交朋友,說想和你們玩?zhèn)找朋友的游戲。
生:(興奮地)好。
師:如果字母娃娃在呼喚,k、k、k 我的朋友在哪里?你們就舉起卡片 k答,k、k、k 你的朋友在這里。會了嗎?
生:會了。
師:h h h 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舉起卡片 h,高興地)h h h,你的朋友在這里。
師:g、g、g,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舉起卡片 g,高興地)g、g、g,你的朋友在這里。
師:河水的 he,he 的聲母在哪里?
生:河水的 he,he 的聲母在這里。
師:小朋友幫字母娃娃找到了朋友,他們高高興興地跑到郊外去捉迷藏了。
(屏幕升起,示黑板情境圖畫:郊外,小鳥歌唱,白鴿銜來 g 的枝條,仙鶴在蝌蚪嬉戲的荷花池里駐足……)
生:哇……
師:字母娃娃說呀,誰叫出他們的名字,誰又找到了,字母娃娃就跟誰回家去。
生:(興奮地站了起來)老師,我來!
生:我找 g(摘下小鳥嘴邊的音符,反面示同學),我找對了嗎?
生:對了對了,就是g。
師:字母娃娃歸你了!
生:(著急地)老師,我來!
生:我找h,摘下荷花荷葉。
生:我找k,摘下蝌蚪。
生:我找k,摘下遠處矮屋旁的小雞出殼。
生:我找g,摘下枝條與白鴿。
……
生:(迫不及待地擁到講臺上來了)老師,我要……
師:指著仙鶴問,這是什么,聲母是什么?
生:……
生:仙鶴,h!
師:微笑著摘下仙鶴,送給了后排的孩子。
下課。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7
【教學目標】
學會三個聲母 g k h,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教學重點】
掌握三個聲母的音和形,能書寫美觀。
【教學難點】
g k 書寫美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前面我們學過了8個聲母,還記得嗎?(指名學生說一說)
2、今天,我們再學習三個聲母。
二、看情境圖,說情境歌,引出所學聲母
1、出示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2、組織學生交流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哥哥會說些什么?弟弟又會怎么做呢?
3、小結(jié)圖意一天,小弟弟在河邊捉了許多蝌蚪,哥哥看見了,說“蝌蚪長大了會變成青蛙,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能捉許多害蟲,快把它們放了吧!”弟弟聽了哥哥的話,連忙把蝌蚪放進了河里。
4、教學情境歌:
弟弟河邊捉蝌蚪,哥哥走來勸阻他 ,小弟弟,很聽話,忙把蝌蚪送回家。
三、教學g k h的發(fā)音
1、g
⑴ 師發(fā)“哥哥”的“哥”,再發(fā)“g”,讓學生比較有什么不同。
⑵ 教師領讀。
⑶ 學生開火車讀。
⑷ 出示卡片,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問 g 字像什么?你還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它?(鴿子頭形 g g g, 9字加彎 g g g)
2、k
⑴ 把“蝌蚪”的“蝌”讀的短些、輕些,就是 k,誰來試一試?
⑵ 領讀 k。
⑶ 開火車讀,再分組練習讀。
⑷ 引導看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教學順口溜破裂蛋殼 k k k。
3、h
⑴ 出示卡片圖上畫的是什么?
⑵ 教師小結(jié)把“荷花”的“荷”改成第一聲,再讀短些,輕些,就是 h 的讀音了。
⑶ 范讀。
⑷ 學生齊聲讀。
⑸ 學生說說 h 的樣子,問你想編個順口溜記住它嗎?(荷花出水 h h h,一把椅子 h h h)
⑹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看出來,h 與我們前面學過的哪個聲母比較像?(引導學生比較 h 和 n)
四、g k h 的書寫
1、讓學生觀察筆順圖,看清它們由幾筆寫成,每筆寫什么,在四線格中的位置。
2、指名學生說說。
3、示范寫,再讓學生書空,最后描紅。
五、鞏固練習
1、抽讀字母卡片。(g k h )
2、做找朋友的游戲。
六、作業(yè)
g k h 各抄寫一排。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8
【概述】
1、《g k h》,是小學一年級的一堂拼音課。
2、本節(jié)課所需課時是2課時,80分鐘。
【教學目標分析】(條目后標明重、難點)
1、識記 g k h 3個聲母,能讀準音、認清形。能在4線格中正確書寫。(教學重點)
2、讀準 g k h 與單韻母和復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和四聲,準確拼讀 g k h 開頭的介母是 u 的三拼音節(jié)。能正確進行音節(jié)拼讀,朗讀并背誦兒歌。(教學難點)
3、通過示范,引導學生進行協(xié)作學習。通過“拼音說句”“超級編編編”等活動識記本課的拼音和詞語。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想象與聯(lián)想能力。
4、通過課堂中語文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樂說、愛說的興趣,體會語文拼音學習的樂趣。
【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節(jié)課學習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據(jù)教師平時對學生以前的學習。
1、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根據(jù)提示瀏覽網(wǎng)頁,自主進行拓展閱讀。
2、部分同學有自主學習與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
3、學生對于讀兒歌、“拼音說句”等語文活動感興趣。
4、學生能利用生活積累連詞成句。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運用講授式、啟發(fā)式、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等教學策略,提供拓展閱讀學習資源,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利用拚詞、組句、編句,鞏固拼讀,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
本課的設計在本課中教師利用網(wǎng)絡資源,在進行拼音教學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利用生活積累連詞成句。利用計算機在網(wǎng)絡上拓展閱讀。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樂說、愛說,促使小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的提高,提高教學效率。
【學習資源】
專門為本課制作的網(wǎng)絡資源,拼音卡片等。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第一階段激趣導入,復習鞏固
1、故事導入一支鴿子口渴了,飛下來找水喝。可是它到處找水都沒有找到,小鴿子不泄氣,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條小河,喝到了水。小鴿子高興的“咯、咯、咯”叫起來。(學生拼讀短文)
2、師再次拼讀“鴿子”“口渴”“喝水”,今天我們繼續(xù)“g k h”的學習。
二、第二階段多種形式,拼讀訓練
1、與單韻母 e 相拼 ge ke he (開火車相拼并組詞)
師火車火車向哪開?
生按順序拼讀并組詞“聲母 g 韻母 e,e 的二聲”。
2、與單韻母 u,復韻母相拼 gu ku hu。
⑴ 教師示范與學生拼讀一組“gu kai”,請大家像我這樣開始練習。
⑵ 學生自主拼讀,與同桌協(xié)作拼讀。教師進行指導。
⑶ 反饋1~2組。
3、“超級編編編”活動在一句話或一段話中,盡量多地用上給出的音節(jié)
⑴ 講活動規(guī)則并舉例。
⑵ 出示用讀音串遍故事。
三、第三階段拓展閱讀
1、拼音王國里的朋友自由組合,才有了美妙的兒歌。我們一起去資料城里讀一讀吧!(眼看屏)
聲母韻母交朋友,拉起小手一起走。
2、介紹三拼音節(jié) gua kua hua。幻燈輔助認識
⑴ 認識 g 是聲母在前邊,u 是韻母在中間,a 也是韻母在后邊。中間的韻母叫介母。
⑵ 拼讀快速連讀氣不斷“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相連要迅速”。
四、第四階段整體回顧
出示學生齊說“各位客人請和我們唱支歌吧!”全體起立(唱歌)
【教學流程】
【參考資料】
gu 姑姑給我買了一個小鼓,我很高興。纏著姑姑給我講故事。
ku 藥很苦,我哭了。
hu 有一戶人家,住在湖邊,有一天來了一個大老虎,把這戶人家嚇跑了。
kui 我把家里的葵花打破了,心里很慚愧。
gui 烏龜很貴。
hui 媽媽開會回來的路上,給我買了一條灰色的牛仔褲,我高興的跑回家。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 g k h 三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這三個聲母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3、初步掌握三拼連續(xù)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字,會讀兒歌。
【教學重點】
g k h 與單韻母的拼讀以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學教難點】
g k h 相關的三拼連續(xù)方法。
【教學準備】
字母卡片;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學教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 在拼音王國里,又有三個可愛的小精靈想和小朋友交朋友,我們看哪些小朋友能很快知道它們的名字,并能很快記住它們的形狀。
2、 引出課題:
⑴ 看指導學生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圖畫,天空中又什么?它再干什么?草地上又什么?他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水中又什么?
⑵ 說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練習說話。
⑶ 示教師出示聲母卡片,揭示課題。
二、學習 g,掌握發(fā)音方法
1、 學生找出圖中與字母形狀相似的事物,并互相交流自己的識記方法。
2、 教師示范發(fā)音,講解要領后學生練習發(fā)音。
3、 互助學習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
4、 學生同桌嘗試練習 g 與單韻母的拼讀音節(jié)。
5、 匯報交流。
三、學習 k h,知道拼讀規(guī)則
指導學生用上述方法,學習這兩個聲母。
四、書寫聲母
1、 學生看書嘗試練習。
2、 師生共同交流。
3、 學生練習書寫。
五、課堂小結(jié),積累方法
1、 學生反思這一節(jié)課,我學到了什么?
2、 教師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做找朋友的游戲?qū)⒙暷竒 k h和單韻母的卡片發(fā)給學生,教師讀音節(jié),
請拿相應音節(jié)是小朋友上臺拼讀。
二、學習“三拼連讀”法
1、 引出三拼連讀:
⑴ 看圖,說說圖上的食物,并拼讀“瓜”的音節(jié),教師出示音節(jié)。
⑵ 觀察后說說這個音節(jié)和我們以前學的音節(jié)有什么不同。
⑶ 待學生回答后教師告訴學生前面的是聲母,中間的叫介母,介母在聲母和韻母的中間,像一座橋連著聲母和韻母。
2、 學習拼讀三拼音:
⑴ 學生自由嘗試練習拼讀。
⑵ 匯報交流。
⑶ 教師指導拼讀要領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相連很順當。
⑷ 學生分小組拼讀其它的三拼音。
⑸ 集體匯報。
三、課堂小結(jié)
第三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喜歡猜謎語嗎?
二、猜謎語,學字詞
1、 讀謎語教師出示謎語《猜一猜》,學生自由拼讀相關音節(jié)后進行交流。
2、 學生分小組讀兒歌,并猜出謎底。
3、 集體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猜出來的。
4、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字。
5、 學生根據(jù)拼音讀準音,并想方法記住它。
6、 討論交流。
7、 讀詞可以自由讀,找伙伴讀,同桌讀等。并以找朋友的形式加以鞏固。
8、 給字組詞或擴詞。
9、 用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兒歌。
三、課堂小結(jié)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10
【學習目標】
1、學會 g、k、h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 g、k、h 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教材分析】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nèi)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 g、k、h,配有一幅圖。圖上一只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鴿子的“鴿”提示 g 的音,橄欖枝的形狀提示 g 的形。湖邊有水草和小蝌蚪,蝌蚪的“蝌”提示 k 的音,小蝌蚪和水草構(gòu)成的形狀提示 k 的形。兩個小孩坐在*背椅上喝飲料,“喝”提示 h 的音,椅子側(cè)面的形狀提示 h 的形。
第二部分是 g、k、h 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 g、k、h 的書寫格式和筆畫筆順。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兩項內(nèi)容:一是以音節(jié) guā 為例,借助圖畫教學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練習。
第五部分是認字,配有圖畫和一首兒歌。畫面上一個小哥哥在湖邊畫荷花,弟弟拉著媽媽在一邊看。
【教學重點難點】
g、k、h 的發(fā)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學準備】
1、配合學習 g、k、h 發(fā)音的錄音帶;g、k、h 的字母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2、本課的生字、生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難點】
準確地拼讀三拼音節(ji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單韻母和學過的聲母
二、學習聲母 g
1、看圖,教學聲母 g:
⑴ 指導看圖。提問:圖上畫的什么?誰能給小朋友講一講鴿子。
⑵ 出示聲母 g。誰認識?請讀對的同學當老師示范發(fā)音,讓學生模仿、感悟,體會發(fā)音要領。(教師指導把鴿子的“鴿”讀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g 音。可以邊讀邊講解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
⑶ 指名試讀:
2、學生練習發(fā)音,體會發(fā)音要領。
3、利用圖上的橄欖枝學習 g 的形。還可以用“9字帶鉤就是g ”來記憶 g 的形。
小結(jié):圖上的“鴿”標音,用彎曲的樹枝表示 g 形。討論一下自己還有什么辦法記住 g 的形。
4、教順口溜:9字彎鉤 g、g、g。
比較讀 g—e、g,讓學生進行感知比較,進一步掌握 g 的發(fā)音要領。
三、練習拼音
1、復習拼音方法。
2、讓學生試著拼讀:g—o、g—e、g—u。
3、指名拼讀音節(jié)。
4、范寫 g,學生書空練寫。
四、學習聲母 k
1、出示圖畫。老師領唱:小小蝌蚪水里游,黑身子,長尾巴,變成青蛙叫呱呱。
邊說邊板書 k,你們看一群小蝌蚪碰在水草上。告訴學生:“k”讀“蝌”音要輕、短。
2、指名試讀。
3、領讀、齊讀、指名讀。
4、告訴學生:k 的發(fā)音部位與 g 同,但要吐氣。用薄紙放嘴邊比較讀 g、k。
5、“開火車”讀 k。
6、比較 k—e,k 的讀音。
7、提問:你怎樣記住 k 的形。
教順口溜:蝌蚪叮草 k、k、k。或一挺機槍 k、k、k。
8、范寫 k,學生書空練寫。
9、讓學生試著拼讀:k—o、k—e、k—u。
五、教學聲母 h
觀察圖畫,說明圖意。
1、試讀 h 音。
2、示范發(fā)音、領讀、齊讀。
3、比較讀 k—he,說一說它們的不同。(k 是聲母,讀音輕、短,he 是音節(jié),聲音響亮。)
4、比較讀 k、h,讓學生體會氣流的強弱:
用手掌對著嘴試驗氣流強弱:發(fā) g 時感覺不到氣流沖出;發(fā) k 時有氣流沖出;發(fā) h 時雖有氣流沖出,但氣流比發(fā) k 時的氣流弱。
要充分發(fā)揮圖的表音表形作用,讓學生讀音記形。注意區(qū)別形近字母。
5、教順口溜:小椅子 h、h、h。
6、范寫h,學生書空練寫。
7、讓學生試著拼讀:h—o、h—e、h—u。
六、指導學生在四線格中書寫 g、k、h
講清 g、k、h 的筆畫筆順及其在四線格中所占的位置。
七、總結(jié)
總結(jié)本課學習情況,表揚學習好的同學。
第二課時
一、復習 g、k、h 的音、形
二、教學三拼連讀法
1、看圖,右邊畫著西瓜,“瓜”的音節(jié)是 guā,guā 是怎樣拼出來的?它和我們前面學的聲母和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有什么不同?
2、再看圖示,g 是聲母,u 叫介母,o 是韻母,小女孩猛推 g、u、ā 三個卡片,提示把三個字母快速連讀,拼成音節(jié) guā。
3、教師示范拼讀。(聲母 g 讀得輕短些,介母 u 要快讀,韻母 ā 讀得響亮些)
4、教兒歌: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5、練習拼讀三拼音節(jié):
帶調(diào)音節(jié)練習,還可以和兩拼音節(jié)對比練習,幫助學生學會三拼連讀的方法。
三、讀兒歌,讀詞認字
1、帶調(diào)拼讀紅色的音節(jié),重點鞏固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2、讀謎語,猜一猜,能說出為什么是“手”。
3、聯(lián)系“能寫會算還會畫”看圖讀詞,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和輕聲。
4、認讀五個生字,注意區(qū)別畫—花、個—哥每組字的聲調(diào)。
四、擴展活動
1、拼讀三拼音節(jié),說說它們是什么:
huā(花) guō(鍋) huǒ(火)
2、讀一讀,比一比每組的音節(jié)有什么不同:
gā—guā kā—kuā hā—huā
gū—guō hú—huó kù—kuò
3、讀一讀,連一連:
huā huà gē gè
畫 花 哥 個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11
【學習目標】
1、學會 g、k、h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 g、k、h 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教學難點】
準確地拼讀三拼音節(ji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
1、抽讀6個單韻母卡片。
2、接順序讀讀8個聲母卡片。
3、拼讀音節(jié):“tù nǔ lè dù”
二、學習“g、k、h”的音形及書寫
(一)學習聲母“g”
1、學習“g”的音:
⑴ 出示“g”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⑵ 借助鴿子的“鴿”的音學習“g”的音,讀的時候注意讀得輕短些。
⑶ 教師邊范讀邊講解發(fā)音方法:發(fā)音時,用手掌對著嘴,感覺不到氣流沖出。
⑷ 學生隨讀體會發(fā)音方法,可用手掌試一試。
⑸ 開火車讀,教師注意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2、學習“g”的形:
⑴ 仔細觀察圖怎樣記憶“g”的形?
⑵ 編記憶小兒歌:9字加彎 g、g、g。
3、書寫字母“g”:
⑴ 認識基本筆畫“豎左彎”。
⑵ 觀察書中“g”的筆順和占格位置,請同學說一說。
⑶ 教師范寫“g”:第一筆是什么?點什么格?教師寫;第二筆是什么?占什么格?教師寫;注意豎左彎要在第四線上邊一點寫彎,一定不要挨著第四條線。
⑷ 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zhí)筆方法,對姿勢合格的學生發(fā)合格小獎票。
(二)學習聲母“k”
1、學習“k”的音:
⑴ 出示“k”的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⑵ 這個字母怎么讀?教師糾正讀音;一邊范寫一邊講解發(fā)音方法:發(fā)音時,用手掌對著嘴,感覺有氣流沖出。
⑶ 學生練習讀,體會發(fā)音方法。
⑷ 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⑸ 指名讀。
2、學習“k”的形:
⑴ 怎么記住“k”的形呀?
⑵ 請同學試著編兒歌:蝌蚪戲水 k k k。
3、書寫字母“k”:
⑴ 認識基本筆畫:“ ” 左斜右斜。
⑵ 怎樣寫好聲母“k”呢?請大家認真觀察范字及筆順。
⑶ 學生邊說筆順、占格位置教師邊范寫。第一筆是“丨”,第二筆寫前先在中格找到中間點一個點,然后在第二條線上點一個點,再在第三條線上與上邊點對齊位置點一個點,最后連接三個點,也就是左斜右斜。
⑷ 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⑸ 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yè),請其他同學看看哪位同學寫得好,哪筆寫得不好,說一說。
⑹ 每個同學書寫的字母與范字比較進行評改。
⑺ 再展示,看看書寫上否有進步。
(三)學習聲母“h”
1、學習“h”的音:
⑴ 出示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⑵ 借“喝”的音學習“h”。發(fā)音時,雖然有氣流沖出,但比發(fā)“k”時的氣流弱。
⑶ 學生練讀,體會發(fā)音方法。
⑷ 指名讀。
⑸ 開火車讀。
2、學習“h”的形:
⑴ “h”的形像什么?
⑵ 編兒歌:一把椅子 h h h。
3、書寫字母“h”:
⑴ 學生觀察筆順及點格位置。
⑵ 學生試著書寫一個,與范字比較,修改。
⑶ 展示學生書寫的“h”,說說哪筆寫得好,哪筆寫得不好,怎樣改。
⑷ 學生評改,注意“h”與“n”的區(qū)別。
三、復習鞏固:指名讀“g、k、h”三個字母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3個聲母,同學們讀準了字音,認清了形。書寫比較認真,真好!
〖板書〗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看卡片讀聲母“g、k、h”的音。
2、抽讀6個單韻母。
二、練習“g、k、h”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1、出示:
⑴ 自己試著讀一讀,
⑵ 指名拼讀。
⑶ 請同學說說兩拼音的基本方法。
⑷ 開火車拼讀。
2、出示:
⑴ 自己試著進行拼讀。
⑵ 同桌同學互讀,相互糾正。
⑶ 個別讀,同學糾正。
三、學習三拼音節(jié)
(一)學習“guā”的拼讀
1.電腦上出示:小女孩推 g—u→gu:
⑴ 請同學進行音節(jié)的拼讀。
⑵ 再請同學說說拼讀的要領。
2、電腦出示:小女孩推 g—u—ā→guā 圖片(西瓜)
請大家看大屏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老師告訴你們這叫三拼音節(jié)。“g”是聲母,在前邊;點擊“g”變藍色。“u”是韻母,在中間;點擊“u”變綠色。“a”是韻母,在后邊,點擊“a”變紅色。我們把中間的韻母叫介母。點擊綠色“u”閃三下。由聲母、介母、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叫三拼音節(jié)。怎么讀好三拼音節(jié)呢?
4、我們請電腦博士講一講:讀三拼音節(jié)時,先讀聲母“g”,再讀介母“u”,緊接著讀韻母“ā”,連成一個音節(jié)。聽我讀一遍“guā”,聽清楚了嗎?請你們跟我一起讀,“guā”強調(diào)讀的時候要快速連讀,氣流不能中斷。引導學生掌握“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相連要迅速”的拼讀要領。
5、學生掌握拼讀方法后,進行反復拼讀練習。體會拼讀的要領。教師要注意糾正不正確發(fā)音。
(二)三拼音節(jié)練習
1、
⑴ 自己試著拼一拼。
⑵ 請拼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帶著學生讀。
⑶ 指名讀。教師要以鼓勵表揚的形式激勵學生主動地試讀,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
⑷ 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⑸ 個別讀,全班同學糾正。
2、
⑴ 自己試讀。
⑵ 同桌同學互讀。
⑶ 指名讀。
四、讀兒歌
1、找出紅色的字母讀一讀。
2、教師畫出:de、hū、lè、huā、gā 讓學生練習拼讀。
3、請認字多的同學帶讀,教師注意糾正錯音。
4、同桌同學互讀、互背。
5、全班齊背,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動作配合背誦,讓學生在身心愉快中輕松學習。
五、小結(jié)
今天我們又結(jié)識了3個聲母朋友“g k h”,不僅學會了字母的音形,而且掌握了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你們真聰明!
〖板書〗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 g、k、h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準確拼讀聲母 g、k、h 與單韻母 e、u 組成的音節(jié),繼續(xù)學習帶調(diào)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能看圖正確拼讀帶調(diào)音節(jié)。
3、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練習寫好字母 g、k、h。培養(yǎng)學習拼音的興趣,樂于運用所學知識。
【教學重難點】
1、能準確拼讀聲母 g、k、h 與單韻母 e、u 組成的音節(jié)。
2、培養(yǎng)學習拼音的興趣,樂于運用所學知識。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配合學習 g、k、h 發(fā)音的錄音帶、教學情境圖。
2、學生準備:
g、k、h 的字母卡片,g、k、h 與單韻母相拼的翻動式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學新知
1、欣賞情境圖:
⑴ 教師導入:咦?這是什么地方呀?(出示情境圖。)指名說出,圖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圖上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河邊有一個小哥哥和一個小弟弟,哥哥讓弟弟把蝌蚪放回小河。)
⑵ 聽語境歌:弟弟河(h)邊捉蝌蚪,哥哥(g)走來勸阻他。小弟弟很聽話,忙把蝌(k)蚪送回“家”。(教師相機板書字母。)
思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fā)音,體會發(fā)音過程,探究發(fā)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尋找新的未知點。
2、學習字母 g、k、h:
⑴ 學生觀察表音表形圖,同桌說說圖上畫著什么。指導學生發(fā)準“鴿子”、“蛋殼”、“荷花”的讀音。
⑵ 教師示范 g 的發(fā)音。聲母應該發(fā)得輕而短,縮短“鴿”后面的拖音,讀得既輕又短,就能準確發(fā)出聲母 g 的讀音。學生嘗試發(fā)音,體會要領。(注意:發(fā) g 時,舌根抬起,頂住軟腭,然后突然放開,較弱的氣流沖出來,發(fā)出又輕又短的音。發(fā) k 時,跟發(fā) g 大體相同,只是沖出的氣流比較強。發(fā) h 時,舌根*近軟腭,形成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擠出來。g、k、h 是由舌根抵住或接近軟腭形成的音,叫舌根音。上述發(fā)音要領讓孩子通過嘗試發(fā)音來體會,不必將這些術語講給孩子聽。寫在這里是便于老師自己體會發(fā)音。)
⑶ 學生反復練讀字母 g、k、h。
⑷ 結(jié)合表音表形圖,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字母 g、k、h 與圖中哪些部分相似。
學生分組討論 g、k、h 還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什么事物。(如:g 字加彎 g—g—g,一把機槍 k—k—k,*背椅子 h—h—h……)
思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盡情展開想象,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努力促使孩子在頭腦中建立字母形象與發(fā)音的聯(lián)系。當單調(diào)的字母與實際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結(jié)合在一起的時候,學生會愉快地牢牢記住這些字母。
⑸ 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幫助記憶。如:“一只鴿子 g—g—g,小雞出殼 k—k—k,荷花荷葉 h—h—h。”
3、學習語境歌:
學生跟教師學習語境歌,在學生的吟唱中,由詞語“哥哥”、“蝌蚪”、“河邊”強化聲母教學。
思路:把學習拼音字母寓于故事之中,并輔以瑯瑯上口的語境歌,使學生所學的聲母回歸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易記易誦,強化讀音,既增加了學習的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質(zhì)的教育。
二、學習書寫字母
1、學生自己看書,觀察字母 g、k、h 在四線格內(nèi)的位置。g 占中格和下格,兩筆寫成,寫g 時注意把兩筆連起來寫。k 占中格和上格,兩筆寫成,先寫豎。h 占中格和上格,兩筆寫成,先寫豎,注意把“椅子背”寫高一點。
2、學生擺好書寫姿勢,教師范寫。學生描紅,仿影,練習書寫字母。教師巡視,糾正。
三、鞏固新知
1、游戲:“看誰接得快又準”:
老師說順口溜的上半句,學生搶接下半句。如,教師說“一只鴿子”,學生接“g─g—g”。
2、游戲:“看誰找得快又準”:
聽老師或同學讀字母 d、t、n、l、b、p、m、f、g、k、h,看誰又準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應的聲母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兒歌,復習字母:
教師朗誦兒歌“小哥哥,愛白鴿,喂完鴿,唱支歌,哥和鴿,笑呵呵!”教師問:這里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是什么音節(jié)?從而引出聲母 g、h。
思路:兒歌或謎語,內(nèi)容簡單,有的還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饒有興味,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
2、游戲:“擊鼓傳花”:
⑴ 做游戲“傳花環(huán)”,教師敲鼓,鼓停時,拿花環(huán)的同學上臺抽一張音節(jié)詞卡片。
⑵ 學生將音節(jié)詞讀兩遍后貼在黑板上。
⑶ 游戲結(jié)束,大家讀一讀音節(jié)詞,用一兩個詞說話。
思路:激發(fā)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二、學習拼讀音節(jié)
1、出示“打鼓”、“拔河”圖,指名學生說說圖上有什么?
⑴ 學生分組練習拼讀 g─ǔ、h─é。
⑵ 指名拼讀音節(jié),學生互相糾正或教師相機示范糾正。
2、合作學習音節(jié) gē、hǔ、hè:
⑴ 出示“鴿子”圖,指導小組同學合作學習音節(jié)。說說圖上是什么?圖下的音節(jié)怎么讀?這個音節(jié)由哪些字母組成?
⑵ 學生匯報學習成果,試讀音節(jié) gē。
⑶ 學生合作學習 hǔ、hè 兩個音節(jié)。
學生反復練讀,體會發(fā)音要領。
思路: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低年級的拼音教學中可以進行合作式教學的研究,初建學生的合作意識。但在合作之前要先找準合作點,教會學生合作的方法。
3、反復練習拼讀書中的五組音節(jié)。
三、復習鞏固
1、觀察比較,區(qū)分字母 hǔ、hè 的字形。
2、游戲:
奪紅旗。將音節(jié) ge、ke、he、gu、ku、hu 標在小紅旗上,由學生認讀,讀正確者即得到小紅旗。
3、復習鞏固:
⑴ 出示圖片“小鴨叫”、“小朋友笑”、“小豬睡覺”,要求學生說說圖上是什么,學學它們的聲音。
出示音節(jié) ge、he、hu,學生嘗試練讀,并找出與圖片對應的音節(jié)。反復練讀音節(jié)。
⑵ 出示圖片“小狗喝水”、“小猴哭”,引導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哪些音節(jié)會讀了,再讓學生根據(jù)回答,在圖片下排列字母卡片,組成音節(jié) he、ku 讀一讀。
【教學隨筆】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拼音教學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有了親身的情感操作體驗,他們才會主動、輕松、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
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圖,尤其是“表音表形圖”既表音又表形,這些插圖趣味性較濃,又多是為兒童熟知的事物,易說易記,使學生從舊知或經(jīng)驗的遷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知。便于學生在腦海里牢固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聯(lián)系。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使用“情境圖”、“語境歌”,發(fā)展學生的自然語言。同時,以兒歌或謎語教學拼音,也不失為一種有趣而生動的好方法。這些富于變化的形式,給學生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情緒高漲,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從而增強了課堂學習效果。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13
一、聽讀兒歌,教學聲母 g、k、h 的發(fā)音
1、出示兒歌,學念兒歌: 小白鴿
哥哥有只小白鴿,
小白鴿呀愛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聽了笑呵呵。
2、看圖說圖意,由“鴿、蝌、喝”引出聲母 g、k、h 的教學。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達到人人會讀。
⑴ 學生小聲跟老師讀字母。
⑵ 學生大聲讀,老師小聲跟著讀。
⑶ 分小組練習讀字母,看誰讀得好。
⑷ 自我展示讀字母,評出優(yōu)秀者。
⑸ 聽音練習:
老師讀兒歌,學生聽。讓學生說說兒歌里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是什么音節(jié): 小哥哥,愛白鴿,
喂完鴿,唱支歌,
哥和鴿,笑呵呵!
3、識記 g、k、h 的形,照樣子抄寫。
⑴ 鼓勵學生用各種方法記 g、k、h 的形。
⑵ 指導學生認清 g、k、h 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及寫法。
⑶ 抄寫字母。
二、練習拼音
1、復習拼音方法。
2、讓學生試著拼讀:g—ɑ、g—e、g—u
3、指名拼讀音節(jié)。
三、在游戲中學習“三拼法”
1、出示一個西瓜、一口鍋、一朵花、一堆火等圖片,請學生認一認,說一說他們的名稱。
2、把 guā、guō、huā、huǒ 幾個音節(jié)分別貼在瓜、鍋、花、火圖下,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幾個音節(jié)與以前學過的音節(jié)有什么不同(由三個字母組成)。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以 guā 為例告訴學生:g 是聲母,u 叫介母,ɑ 是韻母,再出示小女孩猛推 g、u、ā 三個卡片的課件,學習三拼法。
3、教師示范拼讀。聲母 g 讀得輕短些,介母 u 要快讀,韻母 ā 讀得響亮些。
4、教歌訣: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5、認識各種花、瓜,練習拼讀三拼音節(jié)。
四、讀兒歌,讀詞認字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14
【重慶市渝中區(qū)人民小學 歐陽紅梅】
〖利用形象直觀的畫面、實物激趣〗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容易在直接的視覺刺激下引起注意。在教學中,色彩鮮艷的插圖,形象活潑的卡通人物,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和關注。
例如,在gkh的教學中,教材插圖中有兩只蝌蚪游到一條水草旁休息,組成了聲母k的樣子,學生觀察到這一畫面時,特別有興趣,他們很快就記住了“k”的樣子,借助“蝌蚪”的讀音,又順利掌握了“k”的發(fā)音。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南油小學 童 玲】
〖聲母發(fā)音與課文插圖的整合〗
新教材漢語拼音部分有幾十幅富有啟發(fā)性的插圖,或示意字母發(fā)音、或表明字母形體,還有一些是為提高拼讀能力而安排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直觀形象幫助學生學習抽象的拼音字母。聲母的本音雖然都是“標準的音”,但因為聽不清,學生學習還是不方便。新教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給這些聲母配上了不同的韻母,使聲母也能發(fā)出響亮的音。這種呼讀音,雖然能發(fā)出響亮的音,方便學生的學習,但還是難以啟動學生自學、自悟、自會。教材又配上了能夠表聲母音的插圖,幫助學生練習發(fā)音。如學習g這個聲母時,從圖導入:從遠處飛來了什么?學生看書上的插圖,可能回答:“白鴿”“三只鴿子”。教師繼續(xù)引導:誰能編一句兒歌記住“g”,學生回答“鴿子鴿子ggg”“三只鴿子ggg”。接著讓學生發(fā)出正確的讀音:如“鴿”(ge),然后告訴學生把e讀得輕些、短些,這樣的發(fā)音就比較接近本音,也有別于音節(jié) ge 音了。用這種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這些字母的插圖都能引出聲母相應的字音來。有幾個聲母如 d、t、n、l 的插圖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練習聲母的讀音。
〖拼讀音節(jié)與生活經(jīng)驗的整合〗
六歲的孩子入學前已會說很多話了。從拼音角度來講,他們已經(jīng)會發(fā)很多音節(jié)的音了,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和理解為什么要分解音節(jié)。如看見一叢草,他們認識是草(co),卻不會將草(co)分出聲母c,韻母o。更不會有意識地將聲母和韻母連成音節(jié)進行四聲拼讀,因此字音(音節(jié))的拼讀成了孩子們拼音入門的學習難點。根據(jù)新教材增加了許多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音節(jié)的編排特點,教師可以調(diào)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直接切入音節(jié),拼讀難點。
如漢語拼音第5課三拼音節(jié):gu、guo、hu、huo、kuo,可以先制作課件從電腦中依次出示一個西瓜、一口鍋、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擴大的圓等圖片,先請孩子們認一認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實際上已調(diào)用他們原有的“語音儲備”),然后引導學生:想一想,它們(指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來的?當學生理解有困難時,再用課件分別展示出聲母和相拼的韻母以及聲調(diào),對應擺放在圖片下面。最后啟發(fā)學生:這些聲、韻母合在一起加上別的聲調(diào)就成了別的字音了,你們想認識它們嗎?再以此分別推出以上五個音節(jié)的四聲,讓學生讀一讀,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一說(說出雙音節(jié)詞或一句話即可)。這種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擴展活動無一不是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的。
【湖北省武漢市育才小學 屈小青】
〖借助圖畫法〗
人教社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材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直觀形象。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訓練。教學時,可借助圖畫學拼音,先看圖認識事物,用自己的話把圖畫的內(nèi)容說出來,再學字母和音節(jié),既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更有助于學好字母和音節(jié)。例如gkh一課配有一幅美麗的插圖,教學時,先引導學生看圖,圖上畫了些什么,仔細觀察你最喜歡的人物或景物,看清楚他的樣子,同位互相說一說。銜在鴿子嘴里的橄欖枝,游在水草邊的小蝌蚪,側(cè)面形狀像h的椅子,喝水的小同學都給孩子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再來學習gkh的音形,學生既有濃厚的興趣,又便于掌握,課后,請學生把這幅圖編成一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這樣充分發(fā)揮了教材插圖的作用。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qū)教研室 柳 漣】
〖語境中學習拼音,培養(yǎng)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充分利用插圖,把觀察畫面、學習字母、音節(jié)和說話訓練有機結(jié)合起來。
1、情境說話,引出字母,說話中正音:
如第5課字母“g”教學時,讓學生圍繞圖中的“鴿子”用自己的語言來說一說,(如:草地上幾只鴿子在散步;我家也養(yǎng)了幾只鴿子;鴿子會幫人們送信;人們把鴿子送到很遠的地方,它也能飛回自己的家。)學生容易因方言習慣,把“鴿”讀成入聲,教師著重正音,指導學生在說話中把“鴿子”的讀音說正確。這樣的看圖說話為拼音學習提供了語境,正音后的說話又為讀準字母奠定了基礎。
2、觀察情境圖,認讀音節(jié)、詞語,并運用音節(jié)、詞語說話,在說話中鞏固字詞:
如第5課,情境圖表現(xiàn)的是夏天的美景,湖里的荷花開了,一位小哥哥坐在草地上畫荷花,一位小弟弟拉著媽媽來看哥哥畫畫。從中引出“弟弟、哥哥、荷花”三個詞語。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仔細觀察畫面,欣賞夏天的美景,拼拼音節(jié),讀讀詞語,然后用自己的語言來說一說圖中的景物和人物,說話時請學生選擇相關的詞語卡片,說話中用到這個詞就舉起卡片來。這一過程無論對說話的同學還是對聽話的同學都起到了認讀字詞、鞏固字詞的作用。這樣,觀察情境圖,運用音節(jié)、詞語來說話,就融觀察、語言表達、鞏固字詞為一體了。
【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鎮(zhèn)中心小學 徐秀美】
〖借助圖意,學習字母,練習拼讀〗
情景圖優(yōu)美迷人,有許多可利用的地方。在初學字母時,可從圖入手,如學習《g k h》一課時,在學生看情景圖說話的基礎上引出“白鴿”。我引導“誰能編一句兒歌記住 g”,學生回答:“鴿子鴿子 g g g,小小花環(huán) g g g。”前一句幫助學生讀準了音,后一句幫助學生認清了形,而這都是圖上畫著的。
【北京市崇文區(qū)培新小學 張潤霞】
〖創(chuàng)設“情感”之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
漢語拼音是學習漢語言最基礎的工具,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學習過程中是否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將會對今后的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對于剛?cè)雽W的兒童來講,他們尚未完全適應新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語文學習內(nèi)容又都是一些枯燥無味的漢語拼音字母,這樣,他們就容易產(chǎn)生望而生厭的情緒。其實,他們特別需要在一種充滿兒童情趣的氛圍中學習。為此,我們教師就要根據(jù)學生情感的需求,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讓兒童的情感來伴隨著他們的學習活動。我們要送一陣“微風 ”給他們,蕩漾起孩子們情感的波瀾,使他們的情感漸漸地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對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欲望、關注的心理,主動地去學習、探究。
例如,教學《g k h》一課時,我聲情并茂地對孩子們說:“同學們,這是我們的好朋友小蜜蜂(出示卡通圖),它每天辛勤勞動,采集花粉,釀出甜甜的蜜糖。今天,它精心挑選了三件禮物,要送給勤于動腦的好孩子,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呢?(其實就是 g k h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誰最愛動腦筋,對小蜜蜂的禮物了解得最多,誰就可以得到這份禮物,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學習吧?”……生動的卡通形象立刻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小蜜蜂的神秘禮物,早已把孩子們帶到了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中,強烈的好奇心更使他們對拼音的學習產(chǎn)生了要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區(qū)勝利街小學 范小靜】
〖看圖說話〗
低年級對直觀形象的圖形特別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維能力較差,在看圖時容易故此失彼。因此,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先按順序觀察再說話,以此來培養(yǎng)說話的條理性。如再指導學生觀察圖畫時,我就細致地告訴學生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按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進行觀察,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圖片選擇不同的觀察方法,一幅一幅地觀察弄清圖意,同時我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精心設計一連貫的小問題,引導學生認真看圖,通過思維有層次有步驟地依次回答問題,練習說話。
如《g k h》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整體看圖后,提問:“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再引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說,最后讓學生把零亂的句子,按順序有條理的進行敘述:“ 天空有什么?”“草地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河里都有些什么?”說話要求準確,用詞恰當,這樣學生即學會了觀察方法,又豐富了詞匯,得到訓練和提高。
【浙江省諸暨市浣江小學 陳晉超】
《g k h》這篇課文中,配有一幅圖。圖上一只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鴿子的“鴿”提示 g 的音,橄欖枝的形狀提示 g 的形。湖邊有水草和蝌蚪,蝌蚪的“蝌”提示 k 的音,蝌蚪和水草構(gòu)成的形狀提示 k 的形,兩個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飲料,“喝”提示 h 的音,椅子側(cè)面的形狀提示 h 的形。為了使學生牢固掌握 g、k、h 的音形,我鼓勵學生去觀察書中的插圖,說說圖中哪些事物和 g、k、h 有關系,學生說了很多,比如鴿子銜著的橄欖枝像“g”,小朋友坐的椅子形狀像“h”……進而讓學生再根據(jù)相關聯(lián)系猜 g、k、h 的音,并說出理由。在鞏固讀音和字形的時候,讓學生通過編兒歌,用手指動作表示 g、k、h 的形。在這個過程中,我及時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興趣很濃厚,g、k、h 的形也得到了鞏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沒有告訴學生任何東西,全部知識都是靠學生自主學習獲得的。
由此,我想到,一堂成功的課,老師除了要用親切和藹的教態(tài),生動、形象、富有鼓勵性的語言去親近孩子,激發(fā)孩子的表現(xiàn)欲外,更重要的,在課堂上的教師應是個生動的主體,能夠用足夠的魅力去感染學生、撥動學生的心弦。夸學生就要夸得有味道,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敷衍他。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己也要有感情地讀課文,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充滿活力。
【浙江省義烏市云和縣實驗小學 藍春香】
在教學 g k h 時,我將幾個環(huán)節(jié)做了一個串聯(lián),使學生入情入境,學習效果較好。
拼音教學非常枯燥,脫離現(xiàn)實生活,學生不受說,但把它們放在情境中效果完全不同。
首先,我將拼音教學置于童話中,讓學生在童話中漫游,情境中體驗,心靈中融合,將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內(nèi)容貫穿在童話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興趣,在童真、童趣中教師與學生心靈融合,平等對話,摒棄脫離學生感情基礎的空泛地說教,注重情感的滲透,通過情境的營造,視聽感官的感受達到學生的心靈與學習內(nèi)容相結(jié)合的境界。
在歡樂中學習,活動中表演,歡笑中教育,讓教學學盡量在游戲中展開,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和輕松,在歡笑中傳遞各自獨特的體驗。
《漢語拼音5 g k h》教材簡說 篇15
【片段1】
師:孩子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去拼音樂園中,認識三個新朋友。
(出示本課情境圖)
生:觀看屏幕上出現(xiàn)的課文插圖。(課件1)
師(出示課件2):看了這幅圖,你想說什么?
生:圖上畫了一只鴿子,這只鴿子好漂亮啊!
師:你知道鴿子下面的字母怎么讀嗎?
師:示范發(fā)音,邊讀邊講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
生:跟著老師讀g的音。
師: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母的?
生:我發(fā)現(xiàn)鴿子嘴里銜著的枝條形狀像“g”。
生:鴿子的“鴿”就是“g”的音。
師:真聰明!這說明你們很注意觀察圖畫。誰能編一編順口溜呀?
生:信鴿送信 g g g。
生:一只鴿子 g g g。
生:9下帶鉤 g g g。
師(示范書寫):“g”在拼音格里占哪些格?幾筆寫成?(示范書寫一個)。
生:“g”在拼音格里占中格和下格。
生:“g”是兩筆寫成。
師(出示課件3):看了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互相交流)
生:我看到兩只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
師:是會讀圖下面的字母?
生:我知道它讀 k。
生:就是小蝌蚪的蝌的讀音。
師:你們真能干。你們能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母?
生:我發(fā)現(xiàn)水草像“k”的豎,兩只小蝌蚪就像“k”的右邊的兩筆。
生:我用兒歌來記,“小小蝌蚪 k k k。
生:一挺機槍 k k k。
生:我知道k寫在上格和中格。
師(出示課件4):圖上畫了什么?誰愿意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生:一個小弟弟在喝水。
生:一個小弟弟坐在椅子上喝水。
師:你認為這個字母發(fā)什么音?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這個字母讀“h”,喝水的喝。我是從小弟弟在喝水中知道的。
師:你真聰明!真會動腦筋。有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母嗎?小組討論討論。
(學生在小組上認真討論。)
師:誰來把你們討論的結(jié)果告訴大家?
生:一把椅子 h h h。
生:弟弟喝水 h h h。
生:h 很像 n,h 伸出了頭,n 沒有伸出頭。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真是聰明的孩子。
【片段2】
師:我們來開展看漢字貼音節(jié)的游戲。
請每個小朋友認真拼讀自己的拼音卡片,看到老師貼在黑板上的漢字,把對應的音節(jié)貼在漢字的上面,看誰貼得又快又準。
(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圍坐在一起,每人手里都拿著拼音卡片卡片,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認真拼讀。老師到每組去指導。)
師:(回到講臺上):作好準備了嗎?
生(齊聲):作好準備了。
師(在黑板上貼出漢字卡片“課”):請小朋友看黑板上的卡片,誰有這個漢字的音節(jié),請貼在我的卡片上。
生(各自拼讀自己手里的卡片,然后紛紛舉起手):我有這個漢字的音節(jié)。
師:請你們到黑板上來貼卡片。
生(拿著“kè”的卡片走上講臺,將卡片貼在“課”的上面):小朋友,我貼正確了嗎?
生(齊聲):貼正確了。
師(在黑板上貼出漢字卡片“火”):請小朋友看黑板上的卡片,誰有這個漢字的音節(jié),請貼在我的卡片上。
(學生都在認真拼讀拼音卡片)
師:作好準備了嗎?
生(齊聲):作好準備了。
生(紛紛舉起手):ǒ 我有這個漢字的音節(jié)。
生(拿著“huó” 的卡片走上講臺,將卡片貼在“火”的上面):小朋友,我貼正確了嗎?
生(齊聲):袁一貼錯了。應該是“huǒ”。
【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這堂課中,在教學漢語拼音 g、k、h 的讀音和字形時,教師首先采用集體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新的發(fā)現(xiàn)”,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學過程有層次性:先引導學生從直觀形象的畫面進行觀察記憶字形,再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像字形,最后指導學生根據(jù)畫面編順口溜記憶字形。這樣教學,教師充分利用情境圖幫助學生學習拼音,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學生在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形式愉快地學習。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學習完新課后的鞏固練習中,教師采用了小組教學方法,開展“看漢字貼音節(jié)”的游戲。教育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級學生更喜歡游戲。作為老師應十分重視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學生,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開展“看漢字貼音節(jié)”的游戲,教師關注了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孩子都投入實踐活動并從中得益。小組活動中,學生之間的關系又是平等、合作、互動的,教師完全舍棄了“師道尊嚴”,以伙伴的身份來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共同游戲。課堂凸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xiàn)了師生間的平等對話,學習效果較好。開展“看漢字貼音節(jié)”的游戲,調(diào)動了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體會到:在教學中應靈活使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這樣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效果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