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讓音畫活起來1-小學六年級下冊藝術教案
第二單元(第三課時) 讓音畫活起來 第二課時
一、介紹蒙太奇
課件展示一段電影,請學生談談有什么感覺
介紹蒙太奇:
早在十九世紀末期的時候,電影大師們就開始使用蒙太奇——這個使電影產生了飛躍的手法。蒙太奇在電影創作中呈現了驚人的藝術效果并創造了感人的藝術力,在流動的畫面結構里面,蒙太奇成了最有效的創作方法。
蒙太奇方法,就是把兩個或者多個元素合成一個具有全新內容的方法。著名的蒙太奇大師,蘇聯的電影理論家兼導演艾森斯坦曾經在其著作中提到:漢字中的“口”和“犬”組成“吠”,要知道,這就是蒙太奇——“口”和“犬”都是名詞,各自有獨立的含義,但是,當把它們組合到一起的時候便發生了質的變化,成了動詞。它們展現在銀幕上,“口”和“犬”的特寫鏡頭剪輯在一起,自然使觀眾悟到那是一只叫著的狗,或是那有一只狗在叫,并且如聞其聲。這種蒙太奇方法成了電影獨特的語言形式。電影中蒙太奇指的是鏡頭的分切與組合,或者是剪輯。下面是一個典型的蒙太奇創作試驗的著名例子,同樣是三個鏡頭,采取不同的剪輯方法,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課件展示)
1、一個人在笑。
2、手槍直指。
3、驚恐的臉。
如此的順序組接的鏡頭,給觀眾的是人物的怯懦和惶恐。
1、驚恐的臉。
2、手槍直指。
3、一個人在笑。
如此組合的鏡頭,則表現人物的勇敢。艾森斯坦對這個試驗曾經加以概括,他說:“通過剪輯把兩個不相干的問題并列起來,不是等于一個鏡頭加上另一個鏡頭——它導致了一種創造,而不是各個部分的合并。因為這種并列的結果和分開地看各個組成部分是有著質的不同!
二、看電影,學知識
課件展示幾段電影剪輯,請學生辨別哪一段運用了蒙太奇的手法,這對影片的表現有什么樣的幫助。
三、談感想
分組討論,派代表說一下自己通過本課的學習,對電影有了什么樣的新認識。以及今后如何看待電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