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讓“音畫”活起來3-小學六年級下冊藝術教案
第二單元(第五課時)讓“音畫”活起來3
課題: 讓“音畫”活起來3 課型: 綜合課
教學目標: 積極參與配音、擬音等藝術活動,體驗影視藝術聲音與畫面相結合的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學唱電影歌曲《兩顆小星星》歌譜,唱準節奏。
難點:正確掌握12/8拍的特點。
媒體設計: 相關影視作品,錄音帶。
教學過程設計
一、組織教學
學生排隊進教室,在自己的座位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的物品。
二、發聲練習
(1)斷音練習(小黑板)
(2)長音練習。
(3)三聲部練習(輪唱練習)
三、欣賞
1.欣賞多媒體時代的優秀影視作品
(1)電影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立體電影、全景電影等變化,這些變化都是依賴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電影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更加充分地顯示出高科技手段帶給電影藝術的充分想象與發展空間。
(2)欣賞動畫作品《貓》《海底總動員》,體驗數字化時代帶給人們的藝術享受。
(3)進一步了解電影的特性:電影是以銀幕上的畫面與聲音為媒介,在運動的時間和空間的轉換為主要審美特征,銀幕視聽語言的運動性和時空轉換自由,又使它突破了同為“綜合藝術”的戲劇和舞蹈的舞臺局限。
四、瞬間再現
1.啟發學生回想自己喜歡的電影、電視作品,說一說它們的分類。
2.分別播放有代表性的喜劇片與戰爭片的片段并進行對比(有音樂背景的),(《小鬼當家》與《小兵張嘎》)
3.引導學生從故事、音樂、場景、燈光、演員的表演等方面體會影視的精彩之處。
五、為影片配音
1.了解什么是電影配音。
2.教師選擇一段兒童影視作品的精彩片段。(《西游記》)
3.熟悉臺詞以后,請一部分學生進行配音,其他學生進行擬音。
4.請學生對配音進行評價。
5.選擇大家熟悉的電影片段播放一段,先將該片段進行處理,讓學生欣賞處理過的“無聲電影”。在組織學生根據電影的表演內容,進行配音,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的感受,創造性地進行表演,并啟發學生可以選擇恰當的器物模仿擬音,增強音響效果。
6.播放電影片段,學生進行欣賞,分組為電影進行擬音活動。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材料制造合適的聲響。
六、結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