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五年級下冊音樂第三課吹草哨兒教案
(3)注意加強對音樂情緒的感受和想象,再從音樂的旋律、節奏、力度、結構以及樂器的音色等方面加以總結。
(4)注意感受音樂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采用多種方式如:掛圖、板書、講解、聽辨、討論想結合的手段,理解音樂,了解管弦樂知識。
(5)再次聽賞。師生討論。
導入:(播放《小步舞曲》、《北京的金山上》、《霍拉舞曲》)讓我們隨著音樂動起來吧。
(感受風格的不同)
一、 聽《霍拉舞曲》
1、 初步聆聽,感受
《霍拉舞曲》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膽的說出自己所聽到的。
2、 比較
(播放小提琴《霍拉舞曲》、木琴《霍拉舞曲》)你能聽辨出其中的不同嗎?
用不同的樂器表現同一作品,給人的感受也發生了變化。交流一下,這兩種更喜歡哪一種呢?為什么?在表現樂曲中有何作用?你所喜歡的樂器音色怎樣?
學生喜歡小提琴的,可讓學生自己對樂器了解;學生喜歡木琴,給學生介紹木琴。
3、 介紹《霍拉舞曲》
《霍拉舞曲》由羅馬尼亞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庫作于19xx年。霍拉是流行于羅馬尼亞和前蘇聯庫爾達維亞地方的一種民間歌曲體裁,產生于牧民地區,通常分為兩部分,一為悠長的歌詞,二為活潑的輪舞,常用二四拍,多用裝飾音和顫音。我們所聽的就是具有輪舞體裁的-------------獨奏曲。
4、 再次整體聆聽
再來仔細聆聽,具體說說:樂曲好象描寫了一個什么場面?你是怎么來欣賞的?
5、總結
通過《霍拉舞曲》,我們感受了不同的樂器在表現同一作品時的不同,了解了木琴這樣的打擊樂器。接下來,我們還要認識一些打擊樂器,你們好奇嗎?
二、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
(一)導語: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寶貝(出示箱子)誰來猜猜,里面會裝些什么寶貝呢?(生猜3—4個)
(1) 看來讓大家猜,是有些困難,還是讓老師取出來給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報紙、裝有沙子、豆的杯子)現在大家知道老師箱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了吧!
(2) 哇!你真厲害哦,真有件這樣的東西。
他們能發出聲音嗎?(能)
在老師看來,能發出聲音的這些東西都是寶貝。不信,大家仔細聽:
(師吹出空玻璃瓶,發出呼呼的風聲)發揮你的想象力,說說,這聲音像什么?(生說)
你能像老師這樣,吹出呼呼的風聲嗎?好,你上來試一試(演奏)。風呼呼的吹著,不一會就下起了蒙蒙細雨,象沙沙的雨聲嗎?誰也來演奏一下這沙沙的雨聲?(生演奏)聽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請一位同學來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樹葉上,發出了嘩啦啦的聲音,拿起你們手中的書,搖起來,聽聽象不象嘩啦啦的樹葉聲(生感受)。突然,一陣春——哦?該敲打什么來表現春雷呢?(生說,師評價)那我們就用這些聲音來表演一段“春雨雷電”的交響樂吧!(分角色演奏)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到出都是這樣的寶貝,用他們可以來表演很多聲音故事,怎樣,神奇吧!
(二) 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
1、 整體感知
那現在我們來聆聽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雷鳴電閃波爾卡》管弦樂吧,聽一聽音樂大師是怎么來表現“雷鳴電閃”的?當你在樂曲中聽到“雷鳴電閃”時,趕快捂起你的耳朵!
這是一個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歡樂的人們正在慶祝豐收,載歌載舞。聽,天氣好象發生了變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們的興致卻是越來越高,他們仍然繼續歡歌,繼續舞蹈。